“活水”激发“活力”

——我市优化金融服务推进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09月02日

建行运城分行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了解融资需求。(资料图片)

金融活,经济活。实体经济“枝繁叶茂”,离不开金融“活水”润泽。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部门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有温度、有速度、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活水”,激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的蓬勃活力。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运城市分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53.8亿元,比年初增加180.3亿元,增长4.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86.3亿元,比年初增加194.7亿元,增长8.1%。

聚焦重点领域

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市是国家级黄金小麦生产优势区域,小麦种植面积400余万亩,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优良品种使“运城面粉”质量上乘,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美誉。

在闻喜县,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闻喜县支行坚守主责主业,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支持储备粮油轮换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储备粮油增储、轮换的资金供应,并紧贴粮企和粮食市场化收购需求,扎实做好市场化收购工作,不断擦亮“粮食银行”品牌。

农发行闻喜县支行始终把粮食收购信贷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以赴做好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工作,积极发挥粮食供应主渠道作用。今年夏粮成熟季节,先后审批、投放5600万元用于夏粮收购贷款。

农发行闻喜县支行于4月初启动夏粮收购信贷工作,全力保障夏粮收购工作有序开展。深入对接涉粮企业、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充分了解夏粮生产形势、市场行情、资金需求等情况,研判夏粮生产与市场形势,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宣讲信贷政策。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开通绿色通道,推动贷款早调查早审批早落地,切实做到“钱等粮”。

农发行闻喜县支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信贷服务,积极对接,提前完成客户准入、评级授信、贷款审批等相关工作,切实做到“钱等粮”。同时,保持网银、银企直联系统“7×24小时”服务畅通,提高资金支付结算效率。针对客户旺季收购以及节假日资金支付需求,提前按照收购进度合理测算,确保资金供应不断档、农民售粮款及时兑现。

除了夏粮收购,农发行运城分行还聚焦重点领域,高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夏县泗交康养基地建设项目是具有夏县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属于2024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运城市“1311”重点项目、夏县政府十大“标志性、牵引性”项目。该项目依托“泗交康养”这一优质特色资源,通过完善泗交镇森林康养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对泗交村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便民服务功能等进行整体提升,推进农林业、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有效推动夏县康养产业快速发展。

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在项目策划前期,农发行省、市分行负责人多次赴现场督导调研,为项目推进明思路、定方向、解难题。项目获批后,夏县支行加快首笔贷款投放进度,提前收集放款资料,逐条落实贷前条件,做好上传下达,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办贷质效。

6月25日,农发行夏县支行获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1.58亿元,于7月12日成功实现首笔贷款2228.68万元投放。

“下一步,我行将深入领悟‘千万工程’精髓要义,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加快贷款资金投放进度,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农发行夏县支行负责人说。

助力金融普惠

搭建“金融+文旅”桥梁

“五一”假期以来,流量的风吹到我市,许多人选择前往运城这座宝藏城市开启“反向游”。

我市金融系统围绕“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目标,以推进资源整合、创新金融服务、促进农文旅融合持续加大对文旅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以金融“活水”助力文旅产业“热辣滚烫”。

根据市文旅部门数据显示,1月—7月,全市重点监测的9家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508.5万人次,同比增长27.9%,比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实现门票收入6448.5万元,同比增长54.1%,比上半年提升1.6个百分点;实现旅游经营收入12771.6万元,同比增长24.7%,比上半年提升1.2个百分点。我市旅游热度持续走高,主要指标快速增长。

寻味美食是人类的天性,“知名旅游强市”的背后离不开丰富的美食支撑。

从朝霞微熏到华灯初上,从早市巷的蒸腾炊烟到烧烤摊的推杯换盏,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早市和夜市已成为我市展现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城市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运城农商银行在助燃城市烟火气这一新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煎馍、葱花饼、圈圈馍、‘饼夹一切’、老式早点……”“碳水之都”的清晨盛宴集聚地——早市,是人们感受城市浓郁烟火气的一扇窗,漫步在狭长的美食走廊,盐湖区东湖农贸早市的小摊吸引众多食客驻足。

自运城农商银行“金融示范市场创建暨政银合作‘点亮’东湖活动”开展以来,该行为东湖早市更新定制价目标牌、遮阳伞、市场平面图、市场导图等基础配套设施,极大提升了市场的整体形象;

为200余名餐饮从业人员定制围裙,解决了市场从业人员服装统一的问题,促进了市场高颜值升级和规范化管理;

为该市场200余户晋享易付收款码进行上门预约办理,解决商户们收款数目小、笔数多、提现手续费高的难题;

积极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假币识别、零钱包兑换等金融知识,以实际行动不断点燃人间烟火气,全力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夏日的徐徐晚风,伴着落日余晖,运城农商银行小微金融营销中心走进黄河夜市等处,借助繁华地段、时段人流高峰时机,对临街商铺、餐饮推车、地摊小贩等逐户摸排金融需求,充分挖掘夜市商圈潜力。

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根据夜市商户“昼伏夜出”工作特性,精准把握商户需求,推出差异化融资服务方案,进行金融服务持续跟进。针对存贷款、信用卡等寻找客户需求契合点,并向客户解读本行产品优势,满足客户多类金融需求。该中心结合夜市商户对抽纸需求量大的特点,特地将美观、实用的定制抽纸盒配置到各家商户和烧烤餐桌。

为助力“知名旅游强市”打造,运城农商银行持续丰富产品服务供给,围绕文旅产业搭建消费场景,支持文旅项目开发和“夜市经济”腾飞,为盬街、平常街、鈊街、“七彩盐湖”小吃街、南山综合风景区等集游购娱于一体的城市旅游新业态提供特色商圈支付场景搭建服务;为城际通巴士、共享电车铺放支付渠道、匹配满减活动,在激活“吃、住、行、游、购、娱”中,注入金融“活力”。

“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和持续的创新驱动,这也是金融服务发挥其核心作用的舞台。随着金融服务的不断深化与创新,未来我市文旅产业将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人行运城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坚守政治性人民性

推动金融“活水”提质增效

4月17日,我市召开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暨政银企对接大会,搭建优质项目与民间资本合作“联姻桥”,畅通优质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快车道”,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活动现场,全市13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融资协议。

经济是金融的肌体,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二者共存共荣。今年以来,人行运城分行携手辖区各金融机构认真用足、用好、用活各项金融政策,竭力支持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努力推动信贷投放“总量够、节奏稳、结构优、价格降”。聚焦中国人民银行已出台的和正在出台的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向上申请,争取更多的低成本资金和优惠政策服务于我市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实践探索,全面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值得一提的是,人行运城分行发挥政策合力,结合《运城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的实施方案》,与我市文旅部门加强合作联动,针对创建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示范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目标任务,指导我市辖内金融机构通过制订工作方案、创新金融服务、强化与文旅企业对接等方式,加大对文旅康养集聚区、美丽乡村示范带、旅游特色村、特色小镇建设等支持力度。

坚持防控金融风险是永恒的主题。人行运城分行在“防”上下功夫,强化金融监测预警和硬约束早期纠正,做到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避免产生新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在“灭”上作准备,重点协助开展存量高风险金融机构化险、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工作,加强存款保险、防挤兑应急预案演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人行运城分行创新银企对接集中分散结合新模式,组织召开专项银企对接会,集中调研、对接、授信、服务;银行客户经理分散一对一上门接洽,建立企业融资、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需求台账,逐项对接逐项解决。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认真践行‘严、紧、深、细、实’的工作作风,以‘经济好、金融才能好’的理念,带着感情,扑下身子,扎实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人行运城分行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