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3日
蒲州,古代是一座城。历史上曾是河东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道、州、府、郡、县治所所在。蒲州,如今是一个镇,作为“千年古镇”入选首批山西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及红色地名保护名录。
蒲州所在的地域古称蒲坂。据说,蒲坂之“蒲”取因靠近黄河滩涂地繁茂的蒲草,蒲坂之“坂”的意思是像板一样的山坡。这样一定位,蒲坂就是黄河拐弯处滩涂地到首阳山一带的地域。
蒲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是中华文明核心发祥地。东汉《帝王世纪》云:“神农之后,烈山氏都于蒲坂。”唐代《通典》载:“尧旧都在蒲。”唐代官书《五经正义》记:“舜治蒲坂。”当然,这些“都”的具体位置还有待于考古的发现。
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建蒲反县,治所在今蒲州镇西;新莽改为蒲城县,东汉建武元年(25),改回蒲反县。作为一个县,经历过不同归属。北魏延和元年(432),属泰州河东郡。北周明帝二年(558),改泰州为蒲州,属蒲州河东郡。这是“蒲州”之名的开始,原来的县城规模太小,另建州城,这就是今天的蒲州镇开始。此后,蒲州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多次改名,但蒲州城均作为治所。至此,蒲州之名与蒲州先城后镇,千年不变。蒲州城作为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在唐代达到顶峰。因其居长安与洛阳之间,先为“雄城”,旋升“中都”,后改“上辅”,其繁华景象堪比京师长安、东都洛阳。雍正六年(1728),置永济县,属蒲州府,这是“永济”之名的开始,其县治也在蒲州城。蒲州城西临黄河,扼蒲津关口,是河东诸郡通往长安的咽喉要道,战守必争之地。金正大八年(1231),元军攻河中府,金将惧军力不足,截古城之半(内城)以守,兵祸毁坏城池。后又历经战乱、地震、水患和风雨剥蚀,几度繁盛,几度圮废。明洪武二年(1369)重筑内城垣,用砖裹堞。洪武四年(1371)重修西部半城,立四门,东曰“迎熙”,南曰“首阳”,西曰“蒲津”,北曰“振威”。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外东、南、北三面掘有护城河。城内以鼓楼为中心,四条大街辐射,直通四门。隆庆元年(1567),复用砖石重筑城墙,至今流传着“蒲州城立黄河边,绕城一周九里三”的歌谣。几经营造,蒲州城气象蔚然,人口繁多,熙熙攘攘,也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蒲州府志》云:“明中世,州萃而居者,巷陌常满,既多仕宜,甲宅连云,楼台崔巍,高接睥睨。南郭以外,别墅幽营,贵家池馆,绮带霞映,关城所聚,货别队分,百贾骈辏。河东诸郡,此为其最。”
757年颜真卿任蒲州刺史期间,写下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诗人王维长期在蒲州居住。蒲州还是蒲剧的摇篮。歌谣曰:“手把鼓楼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大大小小州县官,三斗六升菜籽多”。但是蒲州城在明清以来经历了嘉靖乙卯大地震、光绪丁丑大荒、近代日军侵略,已显颓势,尤其是地处黄河小北干流,变故频繁,千年古城蒲州多次受到威胁,已不再适应做县城了。1947—1949年,永济县陆续移县府于赵伊镇,就是今天的永济市政府所在地。至此,蒲州镇完全失去了县府的功能。1959年,由于蒲州城位于三门峡水利的库区,城内外居民迁往原址以东3公里处,建立新盛村,旨在新建之村更加繁盛,城东土门居民迁往开张公社,重建民生村,蒲州城彻底成为荒废的故城。但永济人民还是怀念蒲州,1961年成立蒲州人民公社,驻地设在新盛村;1984年4月,新盛村更名为蒲州村;1984年2月蒲州公社更名为蒲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