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东不思归(下)

2024年09月03日

关帝祖庙:光昭日月

过去,在我的故乡河北临西,绝大多数人家的门庭一侧,都供奉着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的关羽塑像。老人们经常给孩子绘声绘色地讲述“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更多的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水淹三军”“刮骨疗毒”的壮举。因而,自打记事起,我就被关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幼小的心灵深处,始终涌动着一种虔诚的敬意!

参军来到晋南,我曾多次拜谒运城解州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祖庙,但每次都是脚步匆匆,走马观花。

这次去,我是既认真听讲解,又仔细看景点,对关羽有了一个真实的解读。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解州)人,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大将,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三国演义》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使这位本来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关羽的生年,因正史没有记载,后世对其出生一直存在争议。根据考证考察各种说法,认为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关羽出生,最为可信。现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关帝家庙内,立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的《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中,记载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可作为有力佐证。

从史料中,我了解到,自幼好打抱不平的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后,为匡扶汉室,驰骋疆场,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在午门栏板的正反两面,浮雕着144幅各类图案、人物,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此壁画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屏息观看那一个个壮举,我顿生感动和敬佩。但有一点令我不太满意,那就是壁画中没有“败走麦城”的相关情节。据说,全国关帝庙的壁画都是如此。这是因忌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在孙、曹两面夹攻下失去荆州,兵败被杀,终于造成蜀国的覆灭而隐去的。我认为,这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应予以纠正,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关羽。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将关羽的弱点公布于天下,那也是“瑕不掩瑜”。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当然,真正铸就关羽的辉煌人生,让其威震华夏的还是那一场场经典战役。历代君王,对英勇善战、武艺超群的关羽,多有褒奖。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追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解州关帝祖庙的主殿,由此得名“崇宁殿”。清乾隆帝手书“神勇”匾,咸丰帝手书“万世人极”匾,康熙帝手书“义炳乾坤”匾,这些墨迹,映照出的是古代君王对关羽的推崇与敬仰。我感到,这一推崇与敬仰,实际上也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

当今时代,在乡村的普通百姓家,在都市的店铺、饭店等场所,随处可见供奉着的关羽神像足见人们对关羽的虔诚信奉和深切怀念的挚情。我想,人们供奉关羽,不仅仅是为了借助于其超凡之武为庇护,更重要的是敬仰于“武圣”的不屈与血性吧!

久久地立于身着帝王装的关羽坐像前,我放飞思绪,仿佛听到了那鼓角争鸣,那震天杀声;仿佛看见了关羽骑着赤兔马,抡着青龙偃月刀,左冲右突、勇猛厮杀的身影。我稍稍闭目,便感到整个身心,被“关圣大帝”的灵气裹挟而去,去感悟远古的狼烟风尘,去体味“武圣”的剽悍神勇。关羽素来以正直、忠义的品性而闻于天下,他的人格和神勇,非常值得肯定。

后土祠:长风万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顾炎武的座右铭。在他的眼中,面对夷狄入侵,天下早已不在,因此山西之行也成为他人生中最压抑和痛苦的旅行。正因抱着这样的心境,在秋风瑟瑟中,在民族图腾般的建筑前,51岁的他,写下那首著名的《后土祠》:“灵格移鄈上,洪流圯故宫。事同沦泗鼎,时接堕天弓。古木千章尽,层楼百尺空。地维疑遂绝,皇鉴岂终穷。髣髴神光下,昭回治象通。雄才应有作,洒翰续秋风。”品味着诗的蕴涵,我来到汾阴后土祠。

后土祠,位于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的庙前村北,因始建于汾阴脽上,史称汾阴后土祠,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的祠庙。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它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已越来越显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立于祠前广场,放眼远望,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在一片绿树掩映的高崖之上,有一座古建,凭岭而立,飞檐翘角,居高临下,气势恢宏。钟情于中国古建之美的我,健步踏着洁净的甬道,跨过玉带拱桥,到达浑圆古朴的慈恩亭。但见亭子两侧有一副楹联:“慈爱弥天地;恩德润子孙。”读着发人深思的楹联,我怀想到大地之德、后土之恩、父母之爱。我指着亭顶上的圆形构建,大声地说道:“看,多像北京的天坛啊!”知情者告诉我说:“没错,先有后土祠,后有北京天坛,慈恩亭的圆形构建,就是北京天坛之源,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慈恩亭前合影留念后,我踏着用长条石铺就的台阶,穿过慈恩亭,拾级而上。两侧的护栏上,插着黄色旗帜,悬挂着黄色灯笼,随风飘舞、摇曳。旗帜上的暗红色大字“祭”,灯笼上的暗红色大字“后土祠”,格外醒目。石板路两旁,绿树掩映,清风徐来,神清气爽。行走不远,一座造型简洁古朴的石牌坊映入眼帘,大门正中有“承天门”3个金黄色大字,门两侧悬挂着金色宫灯、大红灯笼,铁红色旗杆上挂着镶着红边的黄色旗帜,为后土祠增添了雍容喜庆的气氛。我觉得有点累,便坐在树下的木凳上小憩,真切地感受这里的清风、这里的美景、这里的人声,享受怡然自得的一份心境。

从后土祠正门进入,可见南边是一座戏台,北边是两座戏台相连。导游说,这是并不多见的“品”字形戏台。戏台北侧的“龙凤柏”,吸引了我的目光。龙柏,身材消瘦,枝叶紧凑;凤柏,树冠高扬,飘然欲飞。它们根植大地,坚韧不拔,向上挺进,直刺苍穹,这是一种品质、一种意志、一种精神、一种生命的倔犟展示,让我心生敬意!

祠庙的正殿内,供奉着后土圣母娘娘,她凤冠霞帔、慈悲安详。面对神像,我双手合十,躬身敬礼,表达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激之情,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和祈祷。房脊上、墙壁上、横梁上、立柱上、转角处等地方,那些精美细致、琳琅满目的浮雕、阴雕、阳雕、人物、鸟兽、花草、静物、饰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巧夺天工,令我对古代工匠的技艺叹为观止,难以拔步。祠庙内的萧墙碑,堪称后土祠的镇祠之宝。从宋真宗时至今,已跨越千年,碑刻完整保存,实为弥足珍贵。

秋风楼,位于祠的最后,凭河而立,崇峻壮丽。走近名扬天下的秋风楼,我的思绪回溯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秋天。即位已27年的汉武帝刘彻,时年44岁。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他采取的国家专卖、统一货币、重农贵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长期用兵造成的生产破坏和财政危机。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全盛高峰。但他的雄才大略,还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平定南越和东越,振威名于世界。于是,他决定出巡河东,祭拜后土。途经左邑时,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遂将左邑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他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浓郁的忧伤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据记载,两汉时期,皇帝到河东汾阴祭祀后土,共16次,仅汉武帝刘彻,便有5次;唐代,玄宗李隆基,在开元盛世时,2次祭祀后土;宋真宗赵恒亦来祭祀后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后土祠内的秋风楼等一些主要建筑得到了多次维修,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秋风楼合影留念的一瞬间,我的心底似乎也涌起一种感伤之情。我喜欢春天飞来的燕子,不忍看秋天南飞的雁行;我喜欢冬天的白雪、春天的百花、夏天的绿荫、仲秋的明月,惟独不喜欢深秋的风。秋风无情,“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不似“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的春日,给人以欣喜和希望;秋风萧瑟,秋风扫过,万木萧条,山川寂寥,惨淡夕阳里落红无数,不似百花争艳、百草争荣的夏季,给人以鼓舞和振奋。秋风凄迷,秋风卷过,败叶翻飞,衰草呜咽,枯木呼号,不若纯洁无瑕、高雅静谧的冬雪,给人以安详和抚慰……我非常清楚,刘彻是一代帝王,我是一介草民,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可我觉得,虽然感伤的原因不同,感伤的心情应该是大同小异的。许是“天地一体,万物一气”之故,秋风自古缭绕于今,成为文人墨客吟咏感伤的主题。南唐李后主在国破家亡的囚徒生涯中,面对“寂寞梧桐锁深秋”的惨景哀叹:“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欧阳修则言,“秋,刑官也”,秋风乃“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其心”;更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惨景悲情,渲染得淋漓尽致……秋风,惨淡、萧瑟、无情,自古衍延至今,不知还要吹到何时?!

站在高处,引首以望,我看到了秋风楼外的原野,故乡那幅金秋旷野上怡然自得的农耕图浮现脑际:在一片平整的土地上,一台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乡亲们说,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完全地保留在土壤里,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而且改良了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危害。在农人们的眼里,只要把无限奉献给予土地,土地就能给予他们无限的回报;在农人们的身上,没有颓废、没有叹息、没有无病呻吟的庸人自扰,只有如土地一样朴素、同土地一样充实的精神。想到此,被秋风困扰已久的我,内心为之一震:不是也有春之料峭、夏之炎热、冬之冷酷吗?为什么单单苛求秋的完美?!更何况,已经奉献了累累硕果的深秋,其无边落叶,萋萋衰草,本身也是对大地无私的奉献啊!宋词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风光各异,不可执意苛求一二。那一刻,终于改变了对秋风执拗的偏见,我的心情轻松愉悦起来。

走出后土祠大门,我深情俯瞰黄河、汾河交汇的壮观景象,真切感受古河东大地的绝好风光!再看看用脚丈量的来时路,我想到了一个词语“登高望远”。是啊!站得高,目光才能远大,视野才能开阔,方可饱览千里风光。人生亦是如此,概莫能外!

即将离开后土祠,真的是恋恋不舍。卫文英弟建议说:“哥,咱们背依黄河、汾河,照一张相吧。”我爽快地说:“好啊!”遂喊来王小燕、陶静妹,来到一处高台,“咔嚓、咔嚓、咔嚓”……尽情地把这壮观景象、绝好风光,摄入镜头,烙印于记忆深处!

转身下山的一瞬,一阵秋风吹来。不经意间,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涌上心头……

李家大院:慈善为本

走进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观赏李家大院,已经是第三次了。湛蓝的天空上,几丝白云悠悠地飘动,随着微风,一缕缕凉爽的惬意涌入胸怀。

在宽阔的广场明显处,竖立着几幅巨型牌子,书写着几组黄色大字:“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我不禁由衷称赞:“慈善为本,就是李家慈善文化的魂之所在!”李家将慈善精神,作为一种荣耀、作为传家之宝,着实令人崇敬!这一束慈善为本之光,只有在不断传递中才能持久闪耀;这一束慈善为本之光,只有在递向继承中才能形骸有尽,而灵魂不灭!

李家大院,是河东大院文化的精华。远远望去,坐落在沃土田野的李家大院,门楼高高挺立,彰显着独有的风韵。走到几面大鼓前,我和文友们交替用力拍打,“咚咚咚……”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立于雄伟的“广善门”下,我凝神思索,李家恢弘的历史场景、丰富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经济实力,仿佛浮现在眼前。我真切地看到,撷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百年晋商文化鸿篇巨制的李家大院,被沧桑岁月厚重成一处佳景胜迹,以一种宠辱不惊、阅尽沧桑的气度,接纳着纷至沓来的四面八方游客。

据了解,李家大院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近200年的历史。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西临209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自成一派,别有洞天,堪称风水宝地。

走进大院,我即刻被一部丰富多彩的晋商文化发展史所陶醉。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慈善文化,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慈善,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文明。因而,我要说,李家大院对弘扬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李家慈善为本,在当地多行善举,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素有“晋商慈善家”的美誉。李家以爱之名,点亮了慈善之光。其经商以“信、义、诚、恭、谦、和”为信条,善行数十代不断,官民共誉,声名远扬。当时,从陕甘宁到内蒙古,再到新疆,对晋商的“李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李家大院,“善”字随处可见。大门名为“广善门”,门楼上的牌匾题写着“修德为善”,别具风格的廊子内,悬挂着“论善名言”,高大的照壁上,镶嵌有365个字体各异的“善”字。李家历代乐善好施的义举,让我肃然起敬!

久久驻足于“善”字照壁前,我悟出了其中道理:李家这是在教化后代,一年365天,要日日行善、时时行善、处处行善。这是一束慈善之光,汇聚着一股爱的暖流。有人说:“滚滚红尘,谁能免俗?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我以为,慈善之心,缘于人世间的爱。从爱的角度来说,慈善为本,其实就是传递爱的一种方式。而对于慈善为本来说,爱必然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中国历来是仁爱之邦,儒家认为,“爱由亲始”,爱人,先从父母妻儿爱起;但又不止于爱自己的亲人,而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至“四海之内皆兄弟”,最终达到“世界大同”。此可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试想,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爱人之心,慈善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故此,我更要说,慈善为本,源于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源于仁者爱人的仁爱之心!

李家大院,是一座反映晋南民居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晋中其他晋商大院相比,这里的整个建筑,为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带有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每个院落的南房、北房、腰厅及东西房山墙,都是用砖砌筑的马头墙。高出屋面的马头墙,是借鉴徽式建筑风格而作,不仅能防火,而且还能起到防盗的作用。这种高大封闭的马头墙,错落有致,高低起伏,使静止呆板的墙体,显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给人视觉上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感觉,也隐喻着整个家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因为,李家代表人物之一,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氏为妻,故建筑又有明显的西洋风格。藏书楼,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貌,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由此,李家大院弥补了晋商大院文化在晋南一带的空白,对弘扬晋商精神、展示慈善文化和中西融合的特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这种以慈善文化为主景,以晋商精神为依托,以西欧风格为点缀的豪华宅院,在灵山秀水、白云微风的交相互动下,孕育出风情别致的大院文化特色。

沿着洁净的院中小道,我缓缓移步,细细品赏着大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导游说,传统的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的大宅门接地通天。此言真的不虚!吸引我的不单单是它古朴典雅的风格、不单单是它的历史沧桑感,最重要的是,它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感受到了古韵的鲜活、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我深知,正是这独有的文化底蕴,才赋予李家大院以鲜活的灵魂——慈善为本!

除此之外,令人称绝的,还有李家大院中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这些饰品,古朴而不失华美,结构、功能、风格凝重而不失灵巧,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内涵,以及道家、儒家的精神风貌,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也典型地表现了农耕经济的传统信仰与审美理念,堪称大院一绝。

走进李家大院,不管是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还是井式聚财型四合院;不管是徽式建筑风格,还是西欧建筑风格;不管是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还是丰富精美的字画、碑帖,都以独出心裁的布局、奇异无比的风格、令人惊奇的功能,赢得游人的广泛赞誉。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慈善文化的价值观念、能工巧匠的建筑技巧、古人高雅的审美情趣、西方文明的先进理念,在李家大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李家是经商世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晋陕甘豫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商业发展至鼎盛。其间,有过繁荣,也有过衰败,但“诚信为商、以仁制利、慈善为本”的德行,至今仍然是新晋商学习的榜样。大院中设有许多展厅,详细记载着当年“创业、经商、善举”的印痕,显现着昔日商业发展的鼎盛岁月,展示着“善行义举”等慈善文化的独特色彩。

感悟李家大院慈善文化的魅力,梳理华夏文明的秉承相传,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滋生出许多感慨:历史之手,抒写了一部晋商精神的史诗;岁月之河,涌现出一波慈善文化的缤纷;山川之野,矗立起一道华夏文明的图腾!当今社会,更应当用慈善为本之光,照亮温暖众生。一份慈善的坚守,只为把温暖洒满人间;一份慈善的传递,只为让星火成燎原之势;一份慈善的感动,只为使点滴汇聚成磅礴的力量!

依我看,李家大院的价值,就在于它所包含的晋商精神、慈善事业的文化底蕴,能够代代承传,已融入华夏文明的史册,更加根深蒂固在近200年的晋商文化里。那丰富多彩的大院文化,是承载着华夏文明的一脉相承、是曾经的生活与文化碰撞交流的功不可没、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发展图腾、是演绎着历史岁月永恒前进的经典、是中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是啊,大院文化让我既可以感受到,也可以触摸到。置身其中,那种穿透时空的生命力和亲和力,给我的体会是真实的、深刻的。

虽然,人世代谢的更替,在岁月的风尘中反复经历,李家大院曾经的繁荣昌盛,也早已被历史的苍茫淹没,可那“励精图治、善行义举”的文化灵光,却不会弥散,将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走向永远的神圣!

真诚希望,这一束慈善为本之光,能够永久照亮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