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能减担当

2024年09月04日

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干事创业、履职尽责,是为基层减负的初衷所在。要处理好“减”和“不减”的关系,卸下应减负担,履行应尽职责,不能以“减负”之名行“躺平”之实。

减痕迹谨防减实绩。要通过减少考核材料的比重,挤干“痕迹管理”的“水分”,让基层干部从材料表格的泥沼中挣脱出来,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摒弃私心杂念,既做显绩,又重潜绩,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多走街串户摸民情、搬起板凳拉家常、踏踏实实干工作。要善于利用减负腾出来的时间,思考如何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能,将释放的活力合理运用到自我提升和工作效能提升上去,不断在实践中成长进步、成就事业。

减压力而非减动力。为基层减负,减的是量,求的是质,加的是劲。减压不是要减得人“轻飘飘”,而是要身心一致,责任和压力对等。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不良风气说“不”,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摆正公和私、义和利、苦和乐的关系,在每项工作中感受民生冷暖,在政策举措中惦记万家忧乐,从点滴做起、从本职干起,真正找准工作的方向、自身的定位,一步一个脚印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减苛责杜绝减职责。减负是要破解只重形式、不重实效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而非减掉应有的岗位职责、降低工作要求,是为了让基层党员干部卸下不该承担的负担,有更多时间把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要担起该担之责,在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真正把减负带来的获得感转化到务实为民、尽职尽责的行动之中,转化到推进工作、助力发展的实绩之中。

(摘编自《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