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3日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实现美育浸润是当前摆在各级各类学校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实现美育浸润的关键在于从美育课程走向课程美育。
美育课程通常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艺术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及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对于艺术课程,教育部提出了“开齐开足上好”的明确要求。然而,由于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和美育功能的全面性,学校美育仅仅依靠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各学科的协同美育,实施“浸润式”课程美育。
课程美育是指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美育资源,实现课程与美育的深度融合,这种深度融合是通过“浸润”实现的“双向奔赴”。课程浸润了美育,使得课程超越了实用功利的价值取向,指向学生心灵的完善与情感的升华;美育浸润于课程,使美的元素充盈于整个课程中,时时处处都能与之相遇。如果说艺术课程所体现的美的主要形式是艺术美,那么课程美育所呈现的美的形式就更为丰富多样,除了艺术美之外,至少还包括自然美、人文美、科学美和人格美。
课程美育可以使学生领略自然之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万物蕴含着无穷的美,是人类美感的源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无数文人墨客通过诗词文章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美的意象,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也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秀美。因此,除了让学生体会文字美和韵律美之外,还要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之美。当然,领略书本上的自然之美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进而爱上自然。
课程美育可以使学生感受人文之美。中华大地不仅江山如画,而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成为感受人文之美的宝贵财富。西湖之美绝不仅限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更在于白堤、苏堤等人文历史景观蕴含的人文之美。因此,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可以把人文精神与历史、地理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的厚重和地理的张力。
从美育课程走向课程美育,将使各门学科中的美育资源得到彰显,使得美育不再成为艺术课教师的独家责任,而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追求,不仅使学生获得智慧的增长,而且还能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期待这样的“美课”越来越多,让学习成为一段美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