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西阴论坛”专家组在运城考察调研

2024年10月17日

专家组成员在夏县东下冯遗址实地调研考察。 本报记者 常 奇 摄

本报讯(记者 游映霞 牛嘉荣)10月15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专家组前往夏县东下冯遗址、绛县西吴壁遗址考古基地考察调研,在运城博物馆、解州关帝祖庙实地参观。

此次考察是本届“西阴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30余家高校、文博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在我市考古基地考察调研,先后前往夏县东下冯遗址、绛县西吴壁遗址现场调研,了解有关晋南地区冶铜遗存考古科研方面的努力与成果。部分专家还前往运城博物馆、解州关帝祖庙,实地感受河东大地的厚重历史文化。

本届“西阴论坛”专家组来自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全国考古领域知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

东下冯遗址位于夏县东下冯村北,是目前晋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夏商聚落之一,是研究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遗址,对于探讨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夏商时期东下冯冶铜遗址发现的大量冶铜遗存,对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时代冶铜产业格局意义重大。

10月15日上午,考古项目相关负责人向专家组介绍了夏县东下冯遗址田野考古发掘概况及发掘成果,重点介绍了冶铜遗存、发掘成果及科研情况。通过详细了解遗址发掘现状、出土文物及周边地理环境,并结合发掘情况聚焦夏时期考古研究新动向,专家组对夏商时期冶铜遗存考古成果予以研讨。

绛县西吴壁遗址位于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地上,南距中条山约6公里,以二里头与二里岗文化时期的冶铜遗存最丰富和最具特色。绛县西吴壁遗址发现有数量不等的铜炼渣或残炉壁等冶铜遗存,该遗址的发掘首次在中原地区揭示出已知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专业化水平最高的夏商冶铜遗址,弥补了从铜矿开采到集中铸造之间所缺失的冶炼环节,填补了中国冶金考古的一个重要空白。

在绛县西吴壁遗址,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带队老师汇报了吉大考古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4年西吴壁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情况及发掘成果。随后专家学者对西吴壁遗址现状、遗迹分布、周边的地理环境等进行了仔细考察,并对出土文物保护利用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通过查看研究发掘文物、听取讲解、实地考察,专家组认为晋南地区发现的大量冶铜相关的遗存对于构建夏商时期的年代体系,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时代冶铜产业格局,阐释晋南地区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