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 养鱼“父子档”

2024年10月21日

李宏江、李康军父子新建的蒙古包鱼塘。 本报记者 范 娜 摄

本报记者 范 娜

永济市地处黄河中游,这里河床宽阔,河水适宜养鱼。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众多养鱼人。李宏江、李康军父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个秋天,渔场鱼儿肥美,迎来了沉甸甸的收获季。

10月的清晨,黄河岸边寒意初显。天还未亮,李宏江、李康军父子就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6点,李宏江拿着水温测量仪器,测量鱼塘的水温;李康军骑着电动车开始巡塘。

李宏江说:“今天天气不错,外塘的溶氧量在11毫克,水温现在是21度,可以正常投喂。如果水温低于20度,就必须减料,因为鱼吃完会消化不了。”

确定了水温后,李宏江陆续开启了鱼塘的自动投料机,不一会,鱼儿们就露出了水面,争先恐后地抢食。他一边投喂饲料,一边仔细观察鱼的进食情况:“每天要观察它的进食情况。在池塘养鱼,昼夜温差大容易生成死藻,死藻会影响水质,改变水的味道和气味。鱼的嗅觉较为灵敏,异味会让鱼对食物产生抵触,不愿意进食。”

53岁的李宏江从事渔业养殖已经30年了,无论刮风下雨,巡塘都是每天必须要做的,由于巡塘工作强度较大,他逐步把巡塘的活交给儿子李康军。

此时,结束巡塘的李康军观察到有鱼的摄食量并不好,初步判断鱼有患“出血病”的风险。赶紧找父亲商量,决定用中成药来预防“出血病”。

经过一番准备,父子俩用开水冲泡中成药,然后进行搅拌。李宏江说:“用100度的开水才能把药效激发出来。用中成药预防鱼的出血病、肠道疾病,安全可靠,效果还好。”

给鱼塘里撒完药剂后,李宏江又走进了正处于试验阶段的蒙古包鱼塘。这是3个漏斗形的池塘,上方加建了穹顶式大棚,看起来像一个个蒙古包。

“现在外塘水温只有18度,但是棚里的温度是25度,基本上常年保持在这个温度。”李宏江一边走,一边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蒙古包鱼塘已安装到位的供氧智能化设备,“现在的设备都非常智能化,都是变频的,和传统的不一样。”

李宏江说,要想养好鱼,必须用科技赋能产业,朝工厂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变。这次新建的3个蒙古包鱼塘就是一次尝试。“它们的集污效果非常好,成本低。鱼对温度的要求很苛刻,蒙古包鱼塘通过地温来保温,它是自然升温,不需要用电另外去加热,而且它的采光效果也很好。”他说。

从事渔业养殖30年,李宏江的养殖思路也一直在变。他说不变就会被淘汰,“学习”被他一直挂在嘴边。

每年冬天相对不忙的时候,李宏江不论是收到饲料厂的邀请,还是参加政府组织的活动,或是自己主动出去参观学习,他都会积极把握机会,不断汲取专业知识。在他看来,既然从事养鱼这个行业,就必须一直关注水产前沿动态,以及《农财宝典》等专业知识渠道,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由于李宏江不断探索创新鱼塘养殖技术,其鱼塘产出的鱼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上乘。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李宏江的鱼塘已成功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鱼可供销售,打破了传统养殖的季节性限制。

“过去传统养鱼只能是春投苗,秋收获。现在基本上是全年都在销售,形成产业化以后,客商任何时候来,我这儿都有鱼。”李宏江说。

相较于李宏江的老练,今年刚31岁的李康军一年前才加入渔业养殖的行列中来。在养殖过程中,李宏江手把手地教。

令李宏江欣慰的是,李康军很勤奋,进步也很快。

一年来,李康军远离城市,来到村里,吃住都在渔场,他也渐渐体会到了父亲养鱼的不易。他说:“水产行业真的特别累,白天干不完的活,晚上巡不完的塘。你要不定时地看增氧机有没有开,下雨了增氧机有没有掉闸……没有一刻清闲。”

经过一年的磨炼,李康军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也能熟练地完成每天的巡塘、养殖、喂鱼等工作。

鱼能否卖得上好价钱并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影响李康军能否坚持养鱼事业的最大因素。相较于儿子的担心,李宏江却很乐观,他总是鼓励李康军“渔业养殖,能坚持下来才是事业”。

“渔业养殖做一年的,那是一时冲动,做3年只能算入了行,做10年才能成为你的事业。我跟他讲,做水产大有作为,虽然有风险,也会吃亏,但是不吃亏,你就长不了记性。”李宏江说。

今年,对于李康军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自己养鱼迎来丰收的第一年。谈及未来的打算,他言辞恳切:“先做好眼前的事,坚持下去才是关键。人不可能不浮躁,毕竟刚刚起步,但现在我只想尽快把鱼卖出去。这既是为了给父亲分担压力,也是为自己的创业之路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较于初入养鱼行业的李康军,父亲李宏江有着更为长远的规划。他不仅要带好自己的接班人,还期望自己试验的“蒙古包”养鱼模式能够成功,进而扩大养殖规模。

“现在建成的这3个蒙古包鱼塘是用于试验的,倘若确实能够带来丰收,我打算全面铺开这种养殖模式。现在周边许多养殖户都在观望,这种模式成本不高,如果确实可行,养殖户们也都愿意尝试。”李宏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