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曾任运城市信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运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办公室副主任的潘广民,退休以后初心不变,参与了多项重大文化活动,主动承担了系列文化任务,为我市戏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运城市宣传文化部门每年组织精彩纷呈的戏曲大赛和戏曲汇演。戏曲汇演是推新人、出新戏、铸精品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剧目质量,每次汇演前,剧目审查都征求专家意见,确定修改方案。作为艺校艺术理论高级讲师,潘广民在教学剧目的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评戏、讲戏的真知灼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剧本的内容质量、艺术水准,促成了一出又一出精品剧目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他不仅在戏剧评论、戏剧艺术教育理论探索方面有所收获,而且在戏剧创新方面,也结有丰硕成果。他合作写出的剧本,由于具有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艺术风格,成为剧目修改的范本,久演不衰。潘广民合作改编的《太君辞朝》《大豆谣》《走雪山》等剧目,从思想内涵、剧情结构、舞台呈现各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演员的表演空间,突出了蒲剧的剧种特色,为老剧目开掘出新的意境。
潘广民合作编创、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贾菊兰领衔主演的《党旗飘飘》,在原运城市蒲剧团50年团庆展演时绽放异彩,得到首都和省城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荣获全市汇演金奖,赴省汇演荣获杏花新剧目奖等6项大奖;他合作编创的新编历史剧《忠义千秋》赴京成功演出,成为蒲州梆子演绎关公波澜壮阔人生历程的扛鼎之作。他以“文学顾问”身份参与指导修改的蒲剧现代戏《还债局长》在全市巡回演出,荣获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他以“剧本指导”身份创作的《凤城英烈》《薛仁贵平叛》等剧目热演城乡。
潘广民诗词创作成就尤其突出。他创作了河东名胜系列诗作,在相关刊物连续刊出。潘广民的诗言浅意浑、情浓韵美,朗朗上口,雅俗共赏,许多诗作被谱曲传唱,并在各类文艺汇演中获奖。他的《大阳之歌》《河东,我可爱的故乡》《蒲剧缘》《秋风楼的传说》《登上鹳雀楼》《说杨玉环》等作品,先后荣获全省音乐舞蹈大赛各类奖项,成为河东艺苑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以《秋风楼的传说》为例,诗中他热情展望未来:“都只为美好的明天勤耕耘,有谁知江山秀美人更美,笑看沧海变桑田,岁月如花蕊,生活尽芬芳”,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激励和热情鼓舞。《登鹳雀楼》中,“一抹夕阳将隐去笑脸,九曲黄河将归宿海岸。我站在鹳雀楼举目远望,江山无限,风光无限!”的描述,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绝佳胜景。“登上极处放眼看,远处是灿烂绚丽的艳阳天!”恰到好处地融合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绝妙意境,在缅怀先贤、解读传世名作的同时,道出了“图大业志当存高远,千里之行脚下走,远处是灿烂辉煌的天外天”的哲理隽句,在自我激励的同时,与读者共勉。
潘广民在戏曲评论、戏曲创作和诗词创作方面取得的骄人业绩,源于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学养和文艺理论功底。原籍临猗县孙吉镇王午村的潘广民,于运城学院中文系毕业,系著名学者景克宁的得意门生,初供职于文化局,1982年调运城艺校,历任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校长助理、副校长、副书记,社会兼职有运城市剧协副主席、山西省剧协理事等。他曾赴省进修学习艺术理论,结业后返校,教授艺术理论,注重提高艺校师生的艺术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拓宽办学渠道,助力学校获得“全国最具特色办学单位”等荣誉。40多年来,他发表了《浅谈〈西厢记〉叠字艺术的运用》《试论王秀兰表演艺术的特色及成因》等百余篇学术论文和戏曲评论,其中《论艺术理论教育的三个结合》荣获全国“新世纪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合作出版的《外国名言大观》《中国古代格言》《中国古代谚语》计300万字的三部工具书,入选了《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现如今,他仍担任着省《戏友》杂志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