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
本报讯 11月1日至3日,2024年太原《史记》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山西大学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史记研究会、山西大学、山西省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先生致辞。来自国内外高校、学术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15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参加会议。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殿民、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袁建顺等9名代表应邀出席并作讨论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集论文68篇,包含《史记》文本与注释研究、《史记》文化思想研究、《史记》民族文化研究、《史记》文学艺术研究、军事研究及其他。
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薛毅斌以太史公故里河津考证为题,集中阐述了河津作为史圣故里的史料依据、碑刻遗迹、迁生龙门的地理坐标等,依托严密细致的逻辑推论和扎实可靠的典籍实例,以文物、碑刻等实物,证实了史圣故里是河津西辛封村的论述。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文史学者李建录用大量的史实资料论证了“司马迁不能迁”。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袁建顺,常务理事柴建生、庞美莲分别从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史记》研究权威学者的考究论著、司马迁生平考略等角度,依据元代王思诚《河津县总图记》、元代《创修上生院》碑记、明嘉靖版《龙门志》、明代李贽《藏书》、《山西通志》、《平阳府志》、《运城市志》、《河津市志》等大量的史料记载、当地现在保留的司马迁的象牙笏板残件和布牌神符(家谱)以及司马迁墓碑发现保护过程等环节,一一印证了司马迁为古耿龙门人,详尽完整地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考证和判断太史公故里归属的确凿凭证,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关注。河津市西辛封村司马氏族第65代孙司马熹,在讨论发言环节中,介绍了他们现居住的西辛封村,目前似有司马氏31户、120人,祖传家谱保存完整。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向晋卫教授在大会上专门介绍了该院门楼前一副由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张贯三所撰的楹联:史学冠中华汉宋以来双司马,经传昭后世商周而上两尚书。此联气势磅礴,广为传颂。上联意思是,山西是冠绝中华的史学巨著《史记》与《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迁、司马光的故乡。下联是说,山西是《尚书》中的《尧典》和《舜典》两篇光昭万世的经典诞生之地。
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殿民表示,三晋文化研究会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助力文化项目建设,目前司马迁雕像主体已见雏形,史圣大道也已动工修建。《史记》文化、史圣精神博大精深,如何从《史记》中汲取精华,化育后人是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作为司马故里人,作为三晋文化研究工作者,此行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在致力于传承司马迁史学精神的同时,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将兼顾文旅融合,为地域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作实打实贡献。要传承史圣精神,明确史实不争论,应用优秀学术成果。要以海纳百川的品学修行,承接先祖、弘扬大道,通过借鉴陕西蓝田、山东鄄城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共同筹划大祭中华始祖母华胥;要以此次学习感悟为契机,营造更加浓厚的研学氛围,全方位展示相关研究成果,以实际行动,传承史圣文脉。
11月3日,大会闭幕式上,学术主持人、浙江工商大学徐日辉教授点评了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提供的系列发言论点。他认为,禹凿龙门在山西河津,河津方面这次提供的相关论证材料给《史记》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学术空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另外,徐日辉专门请司马氏族65代孙司马熹与大家见面交流。徐日辉认为,姓氏和家谱非常重要,能流传下来又能不断接续,对于佐证司马迁家族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在挖掘、弘扬、传承史圣精神上,应立足秦晋之好,因为司马迁不仅是黄河两岸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刘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