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古城镇古城村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产业发展上探索新办法、打造新模式——

以“退”为进 迈向振兴

本报记者 韩维元

2024年11月12日

依托黄河湿地优势种植杞柳,建设杞柳加工厂;引进“蛋白草”,建设“蛋白草”种植基地;依托水产资源,规划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

近年来,垣曲县古城镇古城村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在产业发展上探索新办法、打造新模式,不仅促进了水库移民安置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带动了区域移民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20世纪90年代,国家启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作为垣曲县最大的小浪底水库移民村,古城村5680人于1999年实施就地后靠搬迁安置。

“以前古城村有1000亩菜棚、1000亩果园、1000亩林田,都是老百姓的生活依托,搬出去就怕失去了生活来源,农民都有这方面的顾虑与担心。”古城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姚红权回忆说。

但是,随着古城湿地公园的建设,古城村在绿水青山中找到了“金山银山”。

古城湿地公园以小浪底水库为基础,库区水位季节性消涨,水来成河,水去成滩。在这一过程中,古城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种叫杞柳的植物,不但在湿地中长势旺盛,而且还可以作为编织箩筐的原料,是一种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植物。

2018年,古城村开始在黄河岸畔种植杞柳,并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管理与销售,发展杞柳种植基地1600余亩。

“由于杞柳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单靠杞柳种植很难保障收益的稳定。”姚红权通过杞柳销售渠道,很快找到安徽一家从事杞柳编织加工的企业了解相关技艺,后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资金,于2020年投资780余万元建设了古城村杞柳工艺品编织厂,厂里所生产的柳帘、柳篮、栅栏等产品远销欧美国家。

“以前我们的柳条一斤最多卖6毛钱,现在编成柳帘等产品,出口到西班牙、德国等,核算下来一斤能卖两到三块钱,附加值高出了好几倍。”姚红权介绍说,通过建设工艺品编织厂、提供专业技术培训、签订外销承包协议,古城村形成了杞柳产业一体化模式,为周边移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50个,每人每年可通过打工收入2.5万元左右。

杞柳编织厂不仅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问题,让农民转变为“手艺人”,鼓起了“钱袋子”,也壮大了古城村的集体经济。千亩杞柳基地产出的150万公斤柳条,经过加工变成一件件价格不菲的精美工艺品,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左右的经济收益。

为了进一步拓宽杞柳编织产品的销路,古城村持续对水库移民产业创新创业带头人开展集中培训,通过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水库移民农业经营者队伍,发展电商销售、网络直播,壮大杞柳产业,推动群众收入稳步提升。

在发展杞柳产业的同时,古城村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种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的“蛋白草”,进行现代化设施种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集体收入来源。

11月的垣曲县已是寒意渐浓,但古城村新建的70多亩“蛋白草”设施生产基地依旧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们目前投资了600多万元,建设了19座双层温室大棚,每20天就能收割一茬‘蛋白草’。”姚红权表示,19座温室大棚不仅可以带动周边80多名闲散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每年还可以为村集体带来近20万元的经济收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黄河小浪底水库丰富的鲤鱼、鲫鱼、绵鱼、银鱼等资源,古城村还找到了借“水”生财的门道。“我们投资3500万元,新建一座年产值达4000万元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姚红权介绍说,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招投标手续,预计明年6月就能投入使用,届时不仅可以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还将带动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大关。

“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就能有一方新天地!”姚红权一边感慨一边介绍着下一步的规划,“我们还将依托‘蛋白草’种植,引进加工企业落户,依托荷花资源,办好荷花旅游节,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大河有水小河满。在找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绿色路径上,古城村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在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同时,也形成了生态美促进产业兴、产业兴带动群众富、群众富守住生态美的良性循环,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古城湿地公园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