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本报记者 韩维元
“哎呀呀,我是不是回来晚了,大家的菜都种上了吗?”11月12日,初冬的一场小雨使空气中增添了几分寒意,而夏县庙前镇杨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忙碌景象。村民们正在播撒生菜种子,刚刚从外地“取经”回来的杨村村委会主任郝运峰一边询问村民的生菜播种情况,一边介绍着此次外出学习的技术经验。
杨村有着30余年的蔬菜种植历史,全村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设施蔬菜达2000亩,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质优势,这里生产的西红柿色泽鲜艳、果肉饱满。每年一到西红柿上市的季节,全国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将这里出产的西红柿销往北京、上海、河南等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杨村把发展壮大蔬菜产业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主线,首先对传统设施蔬菜产业进行提升改造。
“原来的蔬菜大棚跨度只有7米至9米,高也就是2米左右,不利于机械化作业,而且因为保暖达不到要求,导致西红柿上市时间较晚,价格也相对较低。”郝运峰介绍,改造后的蔬菜大棚高达4.5米,跨度超过20米,光照、保暖、保湿都得到进一步提升,灌溉、打药、通风也实现自动化,西红柿的上市时间也得到进一步提前,真正实现了高产、高质、高价。
杨村设施西红柿一般从每年的2月开始栽植定苗,3月上市销售,到6月采收销售结束。接下来,蔬菜大棚就会有半年的闲置期。为了提高蔬菜大棚的利用率、增加群众收入,郝运峰通过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和探索实践,从7月上旬开始栽植黄瓜苗,10月上市销售,11月销售结束。修整1个月后,蔬菜大棚在次年1月还可以收获一茬生菜。“可别小看这一茬生菜,每亩可以增加1万余元收入。”村民白建喜告诉记者,通过3种蔬菜的“无缝衔接”,蔬菜大棚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村民们的收入也实现了翻番。
随着蔬菜产业体量的增大,销售也成了关键。郝运峰通过调研,把突破口放在村里年久失修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上:“这个市场是2000年建成的,占地30余亩,虽然客商、菜农都在这里交易,但说白了就是个大场子,没有专人管理,客商与菜农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为改善这一状况,杨村先后于2019年和2020年向上级申请资金,在该村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内增设3个遮阳避雨棚,对地面翻新硬化,并实施规范化管理。改造提升后的市场,不仅“颜值”提升了,客商和菜农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村集体也有了收益。“村集体按每公斤0.02元的价格收取管理费,一年下来可以为村集体增加五六万元的收入。”郝运峰说。
为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郝运峰把目光盯在了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偌大的顶棚上:“这些遮阳避雨棚加起来面积有4000余平方米,如果能安装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也能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2023年,通过多方考察,郝运峰以村集体名义投资70万余元,在杨村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棚顶上安装了1000余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万余元的收入。
“由于光伏发电投资较大,我们就以出租的形式,将其余棚顶租赁给第三方进行光伏发电,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带来3万余元的收入。”郝运峰表示,为了节约投资成本,村里对其余3000余平方米的棚顶进行出租。
随着杨村蔬菜产业的兴旺,杨村人开始在周边村庄租地扩大蔬菜种植规模。“目前杨村在周边村庄租地面积已经超过1000亩,在扩大本村蔬菜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各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周边闲散劳动力的就近就业。”郝运峰告诉记者,目前庙前镇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万亩,通过蔬菜产业带动超过1000人实现就近就业。
在推动产业兴旺的基础上,杨村还把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破口,投资建设了杨村现代农业融合产业园。“我们目前建设的这个产业园占地130余亩,建设有17个现代化温室大棚,分设育苗区、新品种示范区、观光采摘区、农耕体验区和电商直播区等。”郝运峰表示,通过园区育苗,可以解决周边村民的苗木需求,进一步降低村民的蔬菜种植成本。新品种示范可以通过本土化栽植示范,降低村民的试错成本,推动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通过观光采摘、农耕体验和电商直播,推动产业的多元融合,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的杨村,全村几乎没有一人外出务工,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可以超过10万元,真正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变为了现实。郝运峰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蔬菜秸秆回收利用,推动形成生态农业闭环,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