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四知”拒金的廉政精神

李伟波

2024年11月2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能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这句俗语的本来用意是为了警醒世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其出处源自东汉名臣杨震“四知”拒金的廉政故事。

杨震(?—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少时好学,明经博览,才学出众,时称“关西孔子”,50岁始应征入仕,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尉等职,为官廉洁勤勉,克己自律,刚正不阿,是后世公认的清廉奉公的名相。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永初四年(公元110年),杨震调任东莱(今山东省莱州市)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任昌邑县令的王密早年曾受杨震举荐提拔。为报答当年的知遇之恩,王密深夜怀揣十斤黄金相赠,却遭到杨震的断然拒绝。杨震道:“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他很了解王密,王密却不了解他的为人。王密以为他心存顾虑,便道∶“暮夜无知者。”意思是深夜无人知晓此事,让杨震放心收下。杨震听后十分生气,厉声道∶“你顶天而来,天知;你踏地而来,地知;你怀金而来,你知;你送金与我,我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听闻此言羞愧难当,狼狈而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知”拒金的故事,杨震因此而被后世誉为“杨四知”“四知先生”“四知太守”,“四知”拒金成为廉洁奉公、婉拒贿赂的醒世名言。

为官十几年来,杨震坚守廉政之道,不受私谒,两袖清风,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律己,全家上下生活俭朴,粗茶淡饭,衣无锦绣,以步当车。即便官至太尉,家中依然清贫如故,有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置办些产业,他回绝道:“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他宁可子孙生活俭朴,也不为其谋求家产,这就是杨震“清白传家”的家训和家风。在杨震“清白”家风的言传身教下,子孙都深受其影响,严守家训家风。《后汉书·杨震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从杨震到其子杨秉、其孙杨赐、其曾孙杨彪,弘农杨氏一门“四世太尉”,皆博学清廉,一门四世清白家风千古传颂。

面对旧日门生的丰厚报答,即便是没有外人在场的暮夜环境下,杨震丝毫不为所动,他以“四知”拒金深刻诠释了中国古代慎独自律的廉政精神。“慎独”是古代官员廉洁自律的高洁品格,也是古代儒者修身进德的基本路径和最高境界。

所谓“慎独”,是指在独处时仍能保持谨慎自律,强调一以贯之的道德自觉和自我约束。慎独源自内心的道德自觉,无论身处何地,道德律令始终坚守在心。独处时亦如在公众面前一样,不欺暗室,谨慎不苟,始终表里如一。慎独强调要从细微之处着手,在小事小节中严格自律。慎独还要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要谨慎对待事物最初的苗头,防微而杜渐,不越雷池一步,不存侥幸之心。杨震正是出于高度的慎独、慎微、慎初,才能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为官本色。

“慎独”出自一种敬畏之心,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这种敬畏是对法度的敬畏,是对天地神灵的敬畏,更是对自我道德底线的敬畏。有了敬畏之心,明镜高悬,才能发自内心地自警、自律和自省,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要清廉自守。有了敬畏之心,坚守道德底线,遇事才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心存戒惧而不逾矩。

杨震之所以能够在无人监督时果断抵制重金诱惑,就是因为他坚守住了为官做人的清廉底线。他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以“不受私谒”为底线,丝毫不容自己的道德良知受污染,为官做人干干净净,坦坦荡荡,天地可鉴。为官者不管在何时何地遇到何种诱惑,一旦触碰到自己的清廉底线,就会自觉警醒,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就是敬畏的力量、底线的力量。

杨震以“四知”拒金的廉政精神堪称中国古代清官廉吏的典范,其一以贯之的慎独精神、敬畏意识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为官做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杨震的廉政故事告诫我们,为官者无论何时何地始终要自警、自律、自省,练好慎独之功,时刻保持慎独、慎微、慎初,表里如一;增强底线意识,常存敬畏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