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11月28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公示,我市万荣苹果、夏县西瓜、临猗县临晋江石榴、芮城菊花、稷山板枣5个农业品牌入选。
农产品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质量提升,完善培育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特优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逐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我市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品牌建设思路、推进重点和关键环节,发力品牌建设“新赛道”,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让农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品牌——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我市依托自然禀赋优势,倾力打造现代农业强市,特优农业、工业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全面推进,富民产业红红火火,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丰收答卷。
然而,时代在变,市场在变。随着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产品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并且“吃得有文化”转变。
如何适应市场的转变?如何回应时代的课题?
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抓名品打造,特优品牌叫得更响。锚定“打造一个运城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塑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企业产品品牌”“三个一”目标,立足全市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农耕文化,加强品牌认证评选,提升品牌价值,聚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竞争力强的运城农业“金字招牌”。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正式公布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我市永济黄河鲤鱼、永济黄河赤眼鳟、芮城黄桃3个农产品成功入选;
11月,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公示,我市万荣苹果、夏县西瓜、临猗县临晋江石榴、芮城菊花、稷山板枣5个农业品牌入选;
11月,运城苹果、夏县西瓜、绛县大樱桃入选“圳品”名录……
全年新增国家级品牌11个,新增省级品牌41个。
在品牌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我市农产品品牌的溢价效应也逐渐显现,品牌价值及影响力均不断上升。
运城苹果、临猗苹果分别以品牌价值75.21亿元、51.38亿元入选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47位、78位;夏县西瓜以品牌价值10.73亿元成为全国品牌价值最高的西瓜类品牌,全市区域品牌总价值达177.42亿元。
据了解,目前在农产品品牌总数上,全市累计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215个、“有机旱作·晋品”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2个、“圳品”111个,分别占全省的10%、11%、33%、34%,品牌总数稳居全省第一,其中“圳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单项品牌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增量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圳品”、良好农业规范分别新增5个、38个、16个,全省占比21%、37%、73%,三项增量均创全省第一;试点上,在农业农村部首批开展的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整建制试点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两项重点工作中,我市绛县、万荣县分别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县成功入选,成为我市特优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成就。
目前,我市农业品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引领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信得过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品牌美誉度持续提升,农业品牌的溢价效应逐渐显现,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发展态势,百花齐放的局面正在形成,有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在品牌认证上继续提数量、保质量。聚焦绿色食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重点品牌,坚持“标准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稳定存量、优化增量”要求,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申报各类品牌,持续提升品牌质量。
严格质量检测,守护品质底线——
把“质量关”提升“价值链”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品牌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是农产品品质和信誉的凝结。我市多种农产品品牌以品质过硬、价格适中等优势,受到各地民众的欢迎。
近年来,我市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优质农产品筑牢品牌发展根基。
以运城苹果为例。运城苹果是有果品“身份证”的苹果,苹果上的二维码扫码后,追溯平台页面内不仅果园基本信息清晰可见,还能进一步察看果园的管理记录,有修剪、施肥、套袋的时间,而且每项工作的具体内容,都附有清晰照片。
一枚小小的二维码,巧妙地串联起生产者、消费者与监管者。在其背后,是我市将人民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品质的向往、品牌强农的使命感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运城农产品品牌打开了一条成功之路。
同时,我市坚持把安全、优质、绿色作为农业品牌最亮底色,加强以绿色食品为重点的质量认证政策的宣传引导,持续深入推进申报认证,严格证后管理,全面提升品牌农产品质量。
迎着早晨略显凛冽的寒风,在盐湖区一家农产品企业种植园里,一批蔬菜正在接受一场特殊的“考试”,考官正是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名优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站的工作人员。
考官们仔细察看该企业种植的农产品的产地信息、水源、肥料等,确保产品各项指标都要“新鲜”。
“其实我们这些环节不仅仅是对企业的高标准、严要求,更多的是促进企业质量提升,帮助企业更好地改良技术和产品。”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狠抓质量管理。一是强化证前审查。严把材料审查和现场检查“两大关口”,强化绿色食品认证的源头管控。全年现场检查39家企业91个产品,针对检查发现问题当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5份,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企业依规取消本年度申报资格3家5个产品。二是强化企业年检。实行年检企业、检查人员“双随机”模式,对已获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质量控制体系、标识管理等重点内容开展年度检查,将企业年检结果与项目申报、质量认证、品牌培育、展销推介“四挂钩”,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三是强化产品抽检。将产品抽检范围扩大至重点品类、重点生产主体、重点生产季节、重点风险因子等方面,积极配合部、省完成79批次获证产品质量抽检。
“下一步,我们将在质量监管上继续高标准、严要求,把严的基调贯穿到年检督导检查、续展核查等监管制度落实全过程,大力强化淘汰退出机制,对不合格企业和产品坚决取消标志使用权,倒逼获证生产经营主体强化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全市品牌农业夯实发展基础。”郭益鸿说。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快推进稷山、临猗、新绛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晋南苹果国家产业集群项目、夏县南大里乡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在临猗、万荣、稷山3个果蔬主产县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现代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农产品品牌质量提升“保驾护航”,更能够切切实实帮助企业和农户以高标准高质量走出高效益之路,让我市农产品品牌认知范围能够越来越广。
线上线下推介,拓宽营销渠道——
以“金字牌”撬动“大市场”
记者见到山西荣辉农耕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科辉时,他刚从广州参加展会归来不久。王科辉此次是随同市农业农村局名优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前往广州参加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此次展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盐湖区禹润西瓜、垣曲雅之源香菇酱、平陆古虞王苹果等9家企业前往参加,其中就有荣辉农耕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展会上,我们的‘关之味’品牌梨受到广州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这次我们还参加了强农论坛、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成立大会、农业品牌成果发布和推介活动,与当地的采购商签订了采购意向合同。”王科辉说。
此次以农产品品牌撬动大市场的推广行为并不是偶然,而是王科辉深耕农产品品牌建设多年的成果。
在多年的果蔬销售中,王科辉发现,农产品要进入更多、更大的区域市场,农产品品牌成为“硬通货”。
“有些区域市场,必须要有‘三品一标’才让进。比如深圳区域市场,有‘圳品’认证就是质量的保证。所以,企业要发展,就得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他说。
实践出真知,靠品种取胜、靠品质争先、靠品牌出彩才是农业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由此他积极推进公司种植的果蔬完成质量认证,先后完成4个全国有机农产品、4个全国绿色食品、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14个“圳品”农产品认证。
胡萝卜、梨、板栗等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关之味”梨、“夏品夏味”桃等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毛桃、红提、红香酥梨等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认证书……各种各样的认证证书开启了王科辉的品牌强农之路,也开启了他的品牌推介之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农产品还要经历“市场营销”这道关。
对此,我市以线上线下各类平台为抓手,聚焦北上广等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各类展销推介平台,采取集中与分散、展销与推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产销对接,力促“运品出运”,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运城农产品品牌、购买运城农产品。
对上海运城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择优上新30余种名优农产品,有效带动产品销售;先后组织55家企业参加广州全国农交会、四川农博会、北京展销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9场重点展销推介活动。活动期间,平陆国机集团入选“国家级媒体平台陪跑助力全国100家企业品牌打造计划”、垣曲香菇荣获“2024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最受欢迎产品奖”……
同时,我市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依托“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实施,利用农村电商、云展会等数字平台,让众多农业品牌行销全国。
下一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将聚焦品牌农业建设,以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质量认证、品牌推选、展销推介等重点工作,持续打造农业“金字招牌”,为运城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品牌力量。
运城苹果、稷山板枣、夏县西瓜、绛县大樱桃……在街头巷尾的水果摊,一年四季都有特色水果供应;打开购物网站,只需一键加购,永济白对虾、临猗大闸蟹、永济黄河大鲤鱼等“特”“优”土特产就能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消费者的餐桌。乘着品牌建设之风,我市特色农产品出山出海,走进更广阔的市场,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