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我和尚俊法同一天来到临猗化肥厂并分在同一个班组,尔后又在厂同一车间共事五年。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花开花落。在这匆匆逝去的时光中,与他不只是工作中有接触,更多的是心灵的相通,久而久之,从相识到相知再到无话不谈。作为至交,我敬重他低调做人不张不扬;敬重他时露才华、博览群书;敬重他知恩知报、心地善良;更敬重他甘于寂寞、善于钻研。今捧着他那用心血凝成的一摞摞书稿,仿佛捧起一颗金子般的心,捧起几十年在高塔中穿梭的被晨曦与晚霞定格的身影……
时下,出书热并未降温,出书立说也不是太困难的事,常人书中,相当一部分是对一生的回望与总结。但有着相当文化实力的尚俊法却一直没出书。他从丰喜集团高管退下来后,因丢不下钟爱的技术,又受聘去永济、新绛多个企业发挥余热,继续作着化工方面的技术贡献。闲暇之际,他萌生了将几十年来发表在国内各种杂志上的技术论文、收集的事故案例、个人技术革新与管理创新回顾,以及对公司发展的思考整理成册,初衷是作为资料保存。未曾想竟耗时半年之久,容量达三十多万字。在文印部整理编排时,文印部的老板甚为感叹:时下这样的技术专集并不多见,而且很有参考和学习价值。
我有幸看完了他的全部文稿,深为他多年的坚守执着所打动。但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个人的文字集结,竟然连个名字都没有起下,我建议其可以叫作《高塔间的穿梭》。
书稿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省级、国家级专业化工杂志上发表的技术文章,共50篇。也许,他多年在高塔间穿行,岁月积淀下来的这50篇,是他对专业技术深层次的思考。第二部分是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总结,共70篇,是他从事化肥化工多年的技术革新凝聚,是他引以为豪的管理创新汇集。第三部分是安全事故和风险研判纪编,共62篇,可以说,其中许多都是他亲历过的事故,是他饱蘸着泪水有感而发写成的。也许这是对伤者的抚慰,更是对痛者的追思。
当读完这些记忆着憧憬、沉淀着情怀的技术成果时,一次又一次被他的千般专注、万般执着感染和感动。虽然我们从事的并非同一专业,但相比之下,即见高下,自叹不如!40多年的日出日落,40多年的雁飞燕来,在这一大段时光中,他所思考的、琢磨的、探究的,基本上都是化肥、化工;都是管线、设备;都是压力、温度;都是反应、结晶……翻开那一页页,面对着那一行行,仿佛走进了一种境界、一片风景、一种学术的大气象!人生能有几个40年,放眼河东化工行业,能如此做的,毕竟是少数,甚至极少数。
眼下,由于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更由于物欲诱惑的层出不穷,人们比较浮躁,与以往相比,更看重金钱和实惠。在滚滚红尘里,在熙攘的人流中,追名逐利拍马奉迎的有,鼠窃狗盗剽窃成果的有,趋炎附势歌功颂德的有,指鹿为马人云亦云的有……真能守得住平凡清贫耐得住孤独寂寞的人并不多啊!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尚俊法,一个年近七十、从业四十多年的老化工,把孤寂中的思索与探求,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传给后人,难能可贵。它犹如酷暑里的一缕凉风,犹如冰雪中的一枝红梅。它告诉天地:沉默是金,孤寂生金!其实,坚守孤寂,不仅需要内心的强大,还需要内心的丰富。这样可以不必依赖他人而活得精彩纷呈!在我看来,这部文稿真正的价值,不仅仅是几篇技术文章,也不仅仅是几篇事故经过,它作为从业、做人的一个参照和范本,将会影响更多的人。
信仰决定信念,信念衍生信心。要么,在几十年的岁月中,他对窗外的霓虹闪烁似乎无动于衷,对流行的时尚漠然不见,而一味地俯下身子,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在微观世界中径直往前求索。是的,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往往便由于卓越。而尚公内向,亦很卓越。
是啊,我们常常以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自豪。其实,越是历史久远的国度,改革与创新的难度就越大,因为习惯往往会成为改革的羁绊与束缚;同理,越是地大物博的地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不很迅猛,因为靠资源禀赋完全可以享太平过日子。所以,让我们在回望历史、回望行业和企业发展历程的同时,多一点思考,多一点探究,多一点守望,将这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作为改革的驱动力。
力,不论大小,总会使物体发生位移……
却没想到,俊法先生突然不幸去世。我给他写的这段文字,便是对他深深的怀念或是纪念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