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

记录蒲剧生长年轮

2024年12月19日

◀欣赏“音配像”戏曲选段请扫二维码,或在微信平台搜索“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视频号”

《薛猛表功》剧照。(资料图片) 薛 猛——樊小黑(原声)、范 凯(配像)

在蒲剧艺术院蒲剧研究室的收藏室里,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蒲剧手抄剧本,有关蒲剧的书籍、戏单有序码放,研究室工作人员仔细将资料归纳分类整理,归类纸质资料的年代、艺术家身份、剧本类别、创作人员等信息,一旁的工作人员将刻录有蒲剧唱段的部分光盘、磁带、唱片进行数字化传输转录。在这里,许多罕见的蒲剧“孤品”被甄选收藏,为“音配像”工程提供资料。

“收集整理,虽然很枯燥,但是有意义。”从事蒲剧研究工作十余年的胡猛说,“以前技术不发达,传播媒介不像现在多元便捷,很多老艺术家录的唱腔很少有发行的。一辈子就留下几个唱段,留有音频资料的本来就不多,更早年的就是些文字资料了。有些老戏,唱戏的演员辞世,老一辈的戏迷留下的不多,蒲剧剧目也就濒临失传了。”

蒲剧院的资料库收藏着从20世纪30年代流传至今的蒲剧资料,包括蒲剧唱片、磁带、光盘、剧本等音视频资料,收集来源广泛。这些资料由蒲剧名家的家属自愿提供,也有戏迷收集和购买后捐赠给蒲剧艺术院。其中包括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如民国时期用于点戏的戏单。年代最为久远的是1937年由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杨登云在西安录制的十来段唱腔。

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对蒲剧的重新“阅读”。30年代、50年代、90年代……不同年代的蒲剧唱腔背后都有一段壮阔的历史,表征着相应时代下不同的流派各自的艺术特色。通过系统整理,蒲剧艺术院发掘了杨焕育、康希圣等蒲剧艺术家的宝贵资料。在整理不同阶段的录音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蒲剧唱腔不是恒定的,而是呈现着不断发展的趋势,这些蒲剧音乐唱腔发展的“活化石”,反映了蒲剧的传承与创新。

“蒲剧是立体的、生动的,唱念做表样样不能少,看不到表演,蒲剧的生动就要趋于混沌。”在山西省蒲剧艺术院院长贾菊兰眼中,建立资料库,确保蒲剧资料得以永久保存,这只是让这些文化瑰宝焕发新生的第一步。经过数十年光阴流转,如何让戏中人物的唱腔原汁原味地重现,让那些曾经沉寂的声音再次回响,才是找到蒲剧的根,将根扎在戏曲生长的土壤中。

“我们收藏的媒介资料记载了蒲剧历史、许多戏曲名家的代表作,这些资料对研究历史、探索蒲剧艺术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是珍贵的‘活化石’‘活文物’,承载了我们老百姓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情思。”贾菊兰说,真正实现戏曲艺术的活化传承,在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还要做好创新的转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