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埝掌镇

“三线聚力”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动而有为”

2024年12月26日

本报讯(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杨 琴 王奕兴)为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动态掌握难、学习落实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着力推动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夏县埝掌镇创新建立“三线聚力”机制,通过畅通“联络线”、系紧“教育线”、织密“服务线”,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失、动而有为”。

畅通“联络线”,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序”。一是全面摸排“寻流”。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依托各村党群阵地,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报到点7个,明确流动党员管理员7名,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主动报到等方式,对流动党员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共排查登记流动党员104名。二是登记台账“汇流”。建立“线上+线下”管理机制,设立镇村两级《流动党员个人信息台账》,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入地址、联系方式、从业情况、流入地党组织“六个清楚”,并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上做好线上录入。三是动态管理“联流”。建立动态摸排机制,坚持台账常态化更新,对符合党组织关系转接条件的,做到应转尽转,并做好台账归档,确保流动党员“进出有数、去向有底”。

系紧“教育线”,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学”。一是两地随“心”学。为每名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方便流动党员与当地党组织“无缝对接”,纳入组织管理;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适时开设“假日课堂”,开展政策宣讲、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为流动党员“充电蓄能”。二是邮寄随“身”学。精心制作包含党徽、政治生日贺卡、《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在内的“初心包裹”,以送学上门、快递邮寄的方式,为流动党员送上“精神食粮”,确保流动党员“不漏学、不掉队”。三是线上随“时”学。组建流动党员微信群,推荐安装学习软件,打造“指尖课堂”。目前,埝掌镇各基层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微信群发布组织工作动态、党建学习资料、党员管理规定等学习链接350余条,开展流动党员线上学习分享会14次。

织密“服务线”,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为”。一是结对聚人心。建立“1+N”结对互助机制,明确各基层党支部班子成员每人联系3名~5名流动党员,定期关怀慰问,主动了解流动党员工作状况,积极宣传家乡政策;协调联系两地党组织,及时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工作、就业、生活等困难,当好流动党员的“娘家人”。二是建言谋发展。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邀请致富能人分享“务工路”、畅谈“致富经”,并向流动党员介绍家乡建设情况,广泛征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流动党员关心家乡发展、投身家乡建设。三是履责显担当。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流入地志愿服务,切实当先锋、作表率;鼓励流动党员开展家乡“特”“优”农产品展销推广等活动。此外,及时了解流动党员返乡意愿,把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两名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使之成为服务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活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