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老先进”的“孩子经”

新华社记者 王恒志 邓华宁

2024年12月26日

每天放学后,10岁的汪思远都会来到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参加游泳训练。说到训练,小朋友觉得有点苦,但又特别开心。加入游泳队两年来,他还参加了几次比赛,“最好只拿过接力第二名,下次想更进一步”。

如今,像汪思远这样每周都来五台山体育中心训练的孩子有很多,今年以来,该体育中心开展青少年低收费培训约10万人次,项目也丰富多彩,包括游泳、网球、羽毛球、体适能等等。五台山体育中心主任张晃新说,依托场馆、教练资源,中心近年来积极探索体育中心如何参与青少年体育事业,走出一条体教融合的新路径。

与五台山体育中心一路之隔,是南京市拉萨路小学。身处市中心老城区,这所小学面临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张晃新说,孩子们的上课时间,恰好是体育场馆相对空闲的时间段,校外体育课就成了双赢选择。如今,双方在二、三年级开设网球课;四年级开设羽毛球课;五年级开设游泳课;六年级开设足球课,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年级的校外体育课程体系。

有了校外体育课的成功经验,五台山体育中心进一步探索打造“体育场馆+学校”体教结合工作样板。校本课程、阳光体育课堂、学校运动会、学生社团及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赛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打造、青少年体质监测与体育运动水平评测……五台山体育中心“体育场馆+学校”模式的“清单”越来越长,合作的学校也多了起来。不少孩子由此接触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从“上体育课”变成了“上兴趣班”。

张晃新认为,五台山体育中心的优势在于全面,并始终把公益惠民放在第一位,青少年培训也是如此。

“我们有一支含运动处方师、运动康复师、体能训练师等在内的专业队伍,近年来结合青少年生理特点,构建了以健康风险排查、运动处方开具、体适能运动指导和健康饮食建议、阶段性运动效果评估为闭环的服务路径。通过阶段性循环和调整,达到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目标。”张晃新说。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不止要科学锻炼。五台山体育中心一方面依托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等职业联赛的主场赛事,邀请职业运动员与青少年互动,让校园足球队在中场休息时进行对抗表演赛;一方面联合社会体育组织举办各类青少年特色赛事,给孩子们挑战自我、感受体育精神的机会。

作为2023年全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第一批典型案例,已经建成开放71年的五台山体育中心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探索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路。

张晃新说:“体育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希望能利用自身资源助力体教融合,让孩子们都能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新华社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