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王军

法治进校育新人

本报记者 李宏伟

2025年02月19日

“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快乐吗?有没有遇到校园欺凌的情况?”春季开学前夕,市政协委员、市非公商会执行会长王军深入社区开展家访活动。针对校园法治建设和校园安全问题,他与家长、学生深入交流,还走进学校,与教师面对面沟通,全面了解我市校园法治建设和校园安全的实际情况,助力提升校园法治建设水平,增强全社会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能力。

在即将召开的市两会上,王军准备提交关于加强校园法治建设的提案,希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王军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法治建设,增强青少年犯罪预防能力,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准备的提案中,王军从加强校园法治建设、增强青少年犯罪预防能力、完善预防与治理体系三方面进行建言献策。

针对加强校园法治建设,他建议,要完善校园法规体系,明确校园行为规范,通过制定严格的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其自觉守法。建立校园法律援助机制,设立校园法律援助中心,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针对增强青少年犯罪预防能力,他建议,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犯罪行为。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教育水平,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

针对完善预防与治理体系,他建议,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治理体系。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行动等,加强各方沟通协作,提高预防与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青少年犯罪信息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犯罪动态和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以提高预防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加强校园法治建设,增强青少年犯罪预防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作为政协委员,我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