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发布

2025年04月01日

《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书影

本报讯(记者 游映霞)3月29日,北京展览馆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全国文房四宝行业代表、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新书发布。

《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荣誉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蔺涛与运城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云峰联合主编。该书以“一县一砚”为独特视角,以127方绛州澄泥砚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三晋文化深度融合,串联起山西各县的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彰显各县(市、区)的地方特色,在方寸间讲述历史人文底蕴厚重的三晋故事,打造“砚台上的山西文化史”。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终身名誉会长郭海棠在该书序文详细介绍了绛州澄泥砚在失传300年后恢复发展的艰辛历程,对蔺涛为传承绛州澄泥砚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行业标杆,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在传承中不断突破,在创新中寻求发展。公司不仅烧制出鳝鱼黄、蟹壳青等精品颜色,开发出多个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系列产品,其中“日月同辉砚”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还通过校企合作、研学体验、直播带货等方式,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推动澄泥砚文化园成为集交流、展示、技艺体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地标。

应蔺涛邀约,新绛县诗词楹联学会组织联家,为每方砚台精心创作了切时切景的专属楹联,为收录于《晋在砚中·一县一联话山西》书中。该县诗联学会会长朱青龙及十余名“当代楹联河东流派”创作骨干,秉持“以联入砚、以砚载道”的理念,伏案研磨,精钻资料,深挖每方砚台形制纹饰背后的三晋文脉。所精心构思的楹联,在砚台方寸之间焕发生机。可谓一砚一联,开启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长期以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的振兴与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联合会通过非遗保护、技艺创新、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举措,助力绛州澄泥砚等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产业体系。“此次新书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文房四宝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陈建国说,下一步,要深挖绛州澄泥砚的文化内涵,以工匠精神打造时代精品。跨界融合,推动砚文化与旅游、教育、数字产业联动,讲好山西故事。开放共享,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培育更多“大国工匠”,让非遗技艺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