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1日
山西复晟铝业有限公司
晨虹(山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元气岭(山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果汁生产线 本报记者 陈方斌 摄
风口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平陆县风光发电基地
平陆县周仓文化园景区
平陆县部官引黄工程
平陆县养老服务中心
平陆县综合托育服务中心
平陆县第四小学
平陆县第五小学项目建设工地
平陆县文化中心项目建设工地
平陆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平陆县沿黄设施农业基地
平陆县黄河生态园
平陆县中小企业创业园
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实干谱华章。平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平陆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日前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总结平陆县2024年工作,部署安排2025年工作,号召全县上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以打基础的情怀、拼命干的斗志、促发展的实招,不求虚名、不务虚功,苦干实干、善作善成,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谱写浓墨重彩的平陆新篇章。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平陆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齐头并进,项目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三大攻坚”纵深推进,生态本色、安全底色、幸福成色“三大底线”持续巩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排名全市第一,经济运行呈现稳健复苏、稳中向好、蓄势待发的良好态势。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平陆县将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紧紧围绕“确保取得九个新成效”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聚焦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扩大内需,争先创优、干事创业,实干快干认真干,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围绕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
攻坚推进“项目强基赋能”行动
多向发力引项目。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立足现代农业产业园,招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上马修正药业、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生产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立足交通区位优势,招引仓储服务企业;围绕汽车内饰新材料产业园,招引汽车座椅海绵、记忆棉保健床垫、汽车冷凝器、EVA泡沫板等生产企业;立足磨具磨料与铝精深加工产业,招引拟薄水铝石、低品位矿综合利用、陶瓷刚玉新材料等项目;立足绿色低碳,招引氢能装备制造等项目,提升平陆氢能发展优势,开辟发展新赛道。
多措并举落项目。梳理形成未落地项目清单台账,能落地的项目要加快推动落地,“谈而未签”项目要再跟进、再对接,“签而未落”项目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同时,主动提前介入,实现土地资源配置与项目实施精准对接,全力确保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有序推进。
多点突破建项目。深入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推行“2211”工作机制(第一个“2”即定期召开经济指标调度会和要素保障调度会,第二个“2”即开好续建项目现场督导推进会和新建项目集中开工推进会,第一个“1”即做好经济工作优劣交流会,第二个“1”即发挥好平陆营商环境观摩团作用),通过“集中包联”“集中审批”“集中通报”,确保重点项目落实落地。
围绕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
攻坚推进“旅游业态升级”行动
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全力建设文化名县,深入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文物平安工程,高质量推进古建文物抢险加固及修缮、虞坂古盐道出口设施及环境整治等项目,完成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高标准办好部官桃花艺术节、风口消夏文化节等,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激发市场消费活力。用足用好政策,扎实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做大平台经济,推进数智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文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围绕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黄河生态文化游、中条生态康养游、大自然科学探险游4个特色品牌,加强全域、全季、全龄设计开发,高质量打造沿中条山、黄河文商融合旅游循环圈。
围绕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
攻坚推进“平台能级跃升”行动
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深入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创新实行优化营商环境观摩团制度,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以更宽视野深化区域合作。定期举办产业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进博会等国际展会,推介平陆产品出口,推动企业“走出去”;持续用好奖补政策,培育有竞争力的外贸主体。
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用好奖励资金和企业应急周转金,助力县域企业“稳经营、拓市场、走出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平才所愿·陆路通达”人才服务品牌建设;用好全省民营经济“1+N”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三权分置”;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围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攻坚推进“三农工作提档”行动
守牢粮食安全根基。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制度,压实田长制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对种植大户进行奖补,支持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全方位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品牌建设、主体培育八大工程;扎实推进亚开行黄河流域绿色农田和高质量发展、部官扬水改扩建、常乐垣灌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持续改善灌溉条件;抓好三门有机旱作小麦示范区、张店风口千亩有机旱作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稳中有增。
加快特优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争取更多农业深加工企业落户;实施广牧生猪养殖、瑶源百合种苗繁育等项目,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优质果业县”建设,加快推动百合良种繁育;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合理密植种植”等技术使用,扶持建设冷链仓储设施,强化“三品一标”认证,持续打造高标准现代果业基地,增强特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落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加大产业奖补帮扶力度,提升产业带动能力。继续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擦亮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围绕精心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攻坚推进“工业提质提效”行动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深化“优质服务季”活动,全面落实干部包联企业机制,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着力做好原材料供应,保障企业稳定生产,最大限度扩大企业产能;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精准统筹配置资源,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转型,不断焕发新活力。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将新材料、新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数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取得新突破。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持续促进数实融合;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普及应用;培育低空经济,大力发展民用无人驾驶培训、通航物流、通航体育、通航会展、教育培训等通航新模式。
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攻坚推进“城乡品位提升”行动
更新赋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临街破旧房屋改造;建立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体系,开展城市体检和县城建设评估,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水平。
突出特色优化城镇布局。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强化乡镇集镇核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一批“商贸小镇”“红色小镇”“旅游小镇”“康养小镇”,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
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按照“合理布局、疏管结合、以疏为主、严管有序”原则,抓好农贸集市迁建、道路环境整治等,严厉打击随意停车、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
围绕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攻坚推进“生态环境改善”行动
加强生态保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落实林长制,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认真做好矿山生态修复;加强水土保持,确保水土保持率达到目标要求。
加力污染防治。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保障水质达标提质;加强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全面筑牢土壤安全“防护墙”。
加快绿色转型。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化开发,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能,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围绕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
攻坚推进“民生福祉增进”行动
做好“一收一保”。建设创业融资服务工作站,实施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赋能、大规模技能提升培训等行动,推动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强化创业服务指导,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确保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兜牢兜准兜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
优化“一医一教”。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实施医疗教育项目,让群众享受更多优质医疗、教育资源。
保障“一老一小”。优化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完善“机构+社区+居家”“康养+医养”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乐享晚年;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培育社会化普惠性托育示范机构,加强儿童医疗、普惠托育等育幼服务体系建设,让孩子快乐成长。
围绕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攻坚推进“安全根基夯实”行动
补齐风险防范短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确保风险可控;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坚决防止发生金融风险;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打造社会治理样板。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维稳管控,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信访行为和秩序;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筑牢本质安全底板。落实好“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和矿山安全监管职责,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农用车违规载人专项整治和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和防范应对,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是民之所求、民心所向。平陆将坚定“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好省、市确定的16件民生实事,努力走出通向富裕、文明、幸福的康庄大道,让父老乡亲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日子过得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