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赐服之风盛行

2021年02月02日

汉民族传统服饰定于周、传于秦,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逐渐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具有独特汉民族特色,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工艺美术。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衣着汉服的朝代是明朝,明灭清起后,明代服饰踪迹难寻而显得弥足珍贵。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力图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对汉服的影响,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山东博物馆书画部馆员吕健告诉记者,广义上来讲,服饰不仅仅包括衣服,还有帽子、腰带等各种装饰。

明代初期,朱元璋虽然着力恢复汉族传统服饰,但在明代服饰中,我们仍然能够追踪到不少元代元素。比如,山东博物馆馆藏的鲁荒王妆金柿蒂窠盘龙纹通袖龙襕缎辫线袍,其样式为交领,窄袖,上衣下裳式,在下裳连接处有细缝折裥,上衣围绕腰腹部有三组九周平行的辫线。

据资料显示,赐服本不属于文、武官员的标准制服,代表皇帝对臣下的一种极高礼遇,多由内使监宦官、宰辅等蒙受皇恩之人获得。赐服不能僭越,同时又要彰显皇帝赐予的荣誉,于是会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处理,在龙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蟒、飞鱼、斗牛、麒麟都是在对龙想象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的新形象。

明代官服上所绘飞鱼样式,通常为龙头鱼身,鱼身通身圆长,首有两角,身上有鳍、鳞、翼、爪。另外,与龙、蟒以云纹为背景不同,飞鱼通常以水纹为背景。

山东博物馆馆藏的明衍圣公夫人香色罗织金蟒袍即为赐服,立领、右衽大襟、宽袖,前胸后背各有一过肩大金蟒,左右袖前后各绣一盘金侧蟒,周围饰浪花、花卉、盘金线如意云头,右侧腋下缀一飘带,一个细节是,这里的蟒服只有四爪。据明沈德符记载:“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虽然如此,但四爪蟒有龙的一切特征。

金蟒袍上所用的工艺有刺绣、织金,但实际上,明代服饰中还有多件服饰具有更加复杂的工艺,比如缂丝、印染等,更为浩繁。明衍圣公夫人除了有香色罗织金蟒袍之外,还有多件赐服。明朝的厂卫制度特别发达,皇帝除了赐给文武官外,还会赐给近侍。

正德年间,因赐服太多而导致泛滥,给国库增加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民间也会出现赐服的影子。明代对服饰材料都有规定,但到后期就完全不受控了,明中后期的僭越之风与朱元璋制定的简朴之风完全不同。

一件小小的常服、赐服背后反映的是彼时社会、经济、工艺等不同方面的历史状况。(《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