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的使用与祭祀、战争分不开

2021年08月03日

□罗慕赫

中国青铜时代的最大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鼎是一种饪食器,后来发展为礼器,一般分为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青铜鼎上常有精美的纹饰,一些青铜鼎上还有铭文,记载制作此器的由来,表达希望子子孙孙永存此器的愿望。

在西周礼法制度下,不同社会阶层在着装、出行、器物使用上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具体到鼎的使用上,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元士三也”,九鼎是最高规格,没有比九鼎更高的礼遇了。

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可以追溯到夏禹。那时,天下划为九州,传说夏禹用九州贡献的青铜铸成九鼎,将各地奇怪之物刻在鼎上,其用意是“使民知神奸”。百姓进入川泽山林采集生活物资时,因为已从九鼎上知道可能危害自己生命的奇怪之物的模样,很好地予以规避。细究禹铸九鼎的含义,一方面九鼎代表了夏朝对九州的控制,另一方面九鼎是国家与百姓沟通的方式,国家出于对百姓的爱护,善意提醒百姓哪里存在危险。

九鼎在夏商周三代间的传承,使其具有了证明权力正当性的功能。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中,我们只记住楚庄王的威风凛凛,却忘了王孙满的一番话揭示了九鼎深刻的内涵。楚庄王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答道:“在德不在鼎。”以前夏桀昏庸,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这便是“革故鼎新”,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王孙满认为“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九鼎属于有德者,有德者能顺应天命,能以民为重,使上下协和,使邦国巩固。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