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昆曲、打铁花、皮影 镜头里的它们太美了

非遗为综艺影视“锦上添花”

2021年11月15日

▲综艺、影视镜头里的非遗元素非常亮眼

最新一期《奔跑吧·黄河篇2》里,“兄弟团”来到兰州,了解到黄河沿线有着许多关于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面临的挑战也跟鼓相关;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3》走进湖州,镜头里有一段美轮美奂的缂丝技艺的展示……其实,近期亮相的热门影视作品中的非遗元素也相当多,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影视作品里。在创作者看来,把传统文化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年轻人穿越时空,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莫斯其格

综艺: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国风之美

在综艺节目里,以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非遗元素,传播国风之美,正在成为热潮。

在《青春环游记3》最新一期节目里,“春游家族”亲自动手体验了一回杭绣,感受杭绣针法的复杂与传承的不易。在此之前,“春游家族”在湖州庾村文化市集上见识到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手工艺品:缂丝文创品、团扇艺术品、竹编工艺品……还亲手体验复杂精细的竹编工艺。

最新一期《奔跑吧·黄河篇2》,“兄弟团”面临的挑战跟鼓相关。《登场了!洛阳》则集结了“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丹、“洛阳水席”传承人姚炎立、“洛阳海神乐”传承人郭红运等手艺人组成“复原者联盟”,用综艺的视角让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守护者被更多人看到。

刺绣、剪纸、皮影、泥塑、舞狮、火龙……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这些经典的传统技艺以绚丽浪漫的形式得到展示。“非遗的美,超越你想象”,节目组的目标得到众多观众的认同。有网友说:“有一句台词,‘传承不会因时间而改变’说得太好了!”

剧集:非遗元素“植入”剧情成亮点

正在热播的网剧《当家主母》,开篇即介绍缂丝技艺传承,剧中呈现的精美缂丝制品均有史可考,有据可依。为了使故事更加具有可信感,制作团队专门前往博物馆学习和研究缂丝。除了“缂丝”,昆曲经典曲目的融入也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

在影视剧中“植入”非遗元素,是近年来影视剧创作的一种新风尚。比如,《如懿传》中的“点翠”、《琅琊榜》中的“漆艺”、《延禧攻略》中的“绒花”等,这些非遗元素对营造戏剧冲突以及人物角色的丰富,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还有一些剧集则是围绕非遗传承展开叙事,比如,《一剪芳华》以旗袍制作工艺为切入口,讲述一代华服大师的成长故事;《一代匠师》以莆田工艺美术发展为主题,讲述一代木雕名匠的传奇人生;《早安,故宫》中,女主人公从故宫文物入手,破解非遗传承难题……影视创作者用镜头语言和传奇故事,呈现出了传统文化的服饰之美、礼仪之美、语言之美、书法之美,让观众看到传统文化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业内:要把传承与创新融合得恰到好处

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故事创作和综艺制作,利用影视作品普及非遗知识、传播非遗技艺,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不管是综艺里游戏的方式,还是非遗元素和剧情的结合,都让观众对传统文化及非遗技艺有了更多的了解,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从而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播中去。

在创作中怎样用好影视化的手段传播非遗?业内人士也有一定的思考。

首先是合理化呈现。《当家主母》为呈现真实的视觉效果,剧组提前专门定做了大量缂丝真品,但这都是为剧情服务的。

表达方式上,创作者更倾向于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情感共鸣。“中国节日”系列把漫画、RAP、电音、街舞等潮流元素与剪纸、戏曲、书法、武术、打铁花等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坚持“技术为内容服务”。文化的溯源加上现代化的演绎和表达方式,强烈地引发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执行策划透露:“最核心的思考还是如何把传承与创新融合得恰到好处,用创新的视角、编排、包括拍摄形式与科技融合,把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想表达的内涵传递出来。”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