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与“思”

2021年11月15日

□张信心

在我的印象中,“柿”“思”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字。“柿”读音shì,即柿子,是一个受人喜爱的水果名称。而“思”呢,读音sī,意为思想、思念、思考等,显然是一种带有情感性、主观性的东西。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最近经历两件事情后,我的想法被颠覆了。

今年国庆假期后第一天,我约请友人同去河津柴家镇山王村办事。一进山王村,古城门楼上“古耿名都”四个大字摄人眼目,街道两边的民居墙壁上,粉刷一新的灰白底色衬托着若隐若现的耿都图景,诉说着文字记载的耿国历史,也传达着延续至今的古耿民俗文化。

据记载,耿国原是商朝的附庸国,距今3500余年,历经商、西周、春秋,存在了700余年,传承了25代、32位君王,建都于耿地(即现在的山王村),统治着包括现在河津大部、万荣一部分在内的地盘,春秋时被晋国所灭。直到现在,“耿”还是河津的别称。耿地(即耿都)占地五百余亩,如今山王村世代沿称的地名中还有城前、城后、中宫、金库等,说明耿国在当时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奴隶制国家。

在耿国32位国君中,最著名的要数商祖丙。他是耿国的开国者,开明、能干、有作为,功勋显著。他统治期间,生产得到较好发展,耿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耿国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因此,人们对祖丙的功德代代相传,念念不忘,在每年农历腊月初五祖丙的诞辰日,家家户户都要摆设柿饼以供奉祖丙。因在耿地方言中,“柿饼”是“思丙”的谐音,有追思、纪念祖丙的意思,所以把“柿子”加工成“柿饼”、供奉祖丙的民俗,就在古耿大地一直流传下来。

我不禁产生这样的猜想,人们是不是在有意无意间,会以“柿(子)”来抒发对某人某事追思和怀念的感情呢?

凑巧的是,随后的一天,我在同学群里看到魏翰邦推荐的文章《秋柿与秋思》,这是兰大校友沈叶青怀念恩师郭子绪先生的一篇散文。

记得我上大学期间,兰大书画社是一个在校园中活动密集、在学生中影响广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的社团组织。当时一些书法、绘画爱好者大都聚集在一起,经常搞展览、办讲座,交流“桑麻”之事。像杨成田、魏翰邦、刘白瑜、孙璋、沈叶青这些来自不同年级、专业的同学,都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据翰邦介绍,孙璋是山东郓城人、数学系学生,沈叶青是兰州人、电信系学生,他俩志同道合、情趣相投,毕业后结为夫妻,在北京金融系统工作。多年来,孙璋从书法入手,长期致力于商周金文的创作和研究;沈叶青喜绘画、剪纸之类,尤其擅长文学创作。夫妻俩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小成就。

真是“艺”在深山有远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北京工作的孙璋、沈叶青,投奔到深居北京昌平山里的著名书画家郭子绪门下拜师学艺,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艺苑佳话。我想,当初他们本不相识,或是经人介绍,或是慕名前往,夫妻二人携着自己的作品,请先生赐教,先生一定也热情相迎,悉心点拨。这样一来,师徒之间越发熟了,夫妻俩会隔三岔五地去昌平聆听先生教诲,先生给他们讲自成体系的艺术理论,可能还会出题目、布置作业,他们也一定按要求完成。

时间久了,“霜降前后,先生小院里的柿子熟了,先生便开始招呼我们去采摘”(摘自《秋柿与秋思》)。有一次,他们领着翰邦一起去昌平小院拜访郭子绪先生,临别时,先生还亲自爬上梯子,给他们采摘自家院里的柿子。郭子绪先生以“艺”会友的品德,提携艺人的情怀,与他的书法和美术作品一样,不事雕饰,令人回味无穷。

而今,郭子绪先生谢世三年了,“又是霜降时节,人去院空,那两棵柿子树上一定还会流连着无数的鸟儿吧”(摘自《秋柿与秋思》)。沈叶青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做《秋思图》,以寄托对恩师的深切怀念。

读过《秋柿与秋思》,结合“柿饼”的来源,可以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以“柿”作为“思”的谐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否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呢?再者,沈叶青文章深邃的意境,低回的格调,细腻的笔触,是否进一步体现出由“柿”及“思”,从而引发对恩师的永久纪念和追思呢……

“柿”与“思”,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