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楼船兮济汾河

2022年01月26日

▲秋风楼 (资料图)

□高定存

有十几年了,每读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心中便泛起疑惑。非是疑惑汾河水浅,载不动皇帝的楼船,而是疑惑“汾河”这个名字的出现。

汾河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古时候波涛浩荡,航运繁忙,直到清朝末期,河上依然可以撑船放筏。从芦芽山、管涔山上砍伐的树木,大部分被扎成排筏,在汾河上连成长蛇阵,浩浩荡荡顺流而下,运往太原。由此可见,在汉武帝时期,汾河上浮游几条楼船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

先秦以前,“河”为黄河专用名,称做“河水”,简称为“河”。其他河流则叫做“水”,如渭水、淮水、泗水、江水等,汾河自然叫做“汾水”。先秦文献中找不到“黄河”一词,《史记》里也未见“黄河”二字。到三国时代,李康的《运命论》里出现了黄河:“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魏晋时候,一些诗文里渐见“黄河”的身影,向秀《思旧赋》里有“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木兰辞》里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虽然魏晋诗文里已有“黄河”,但南北朝郦道元作《水经注》,依然将“黄河”称为“河”,其他河流都叫做“水”,汾水自然也不改名:“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下多玉,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由此想,刘彻比郦道元早六百多年,《秋风辞》中怎就出现了“汾河”?这“汾河”二字是单指汾水,还是另有所含?

《秋风辞》是刘彻在公元前113年,率领群臣到河东汾阴祭祀后土时所作。后土祠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遥想当年,水流丰沛的两条大河交汇,波翻浪涌,汪洋恣肆。船行其上,只见天连水,水连天,一时难以分清是河水还是汾水,或者楼船是先济汾水,再渡河水。由此我猜想,《秋风辞》中的“汾河”二字,是否在指“汾水”和“河水”?就像“泾渭”“潇湘”分别指泾水、渭水、潇水、湘水一样。从行程上看,后土祠在河东,汉家宫阙在河西,那时河上没有桥,祭祀必须渡河。虽然无法考证当年的渡口在何处,但从地理大势上看,应该就在后土祠附近。

将“河”与“汾”并称,从汉代开始一直都有相关记载。《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唐诗《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元诗《过太行山》“战国东西分晋赵,中原南北带河汾”。汉武帝在《秋风辞》中所以写成“汾河”而不是“河汾”,大概是要押韵之故?如果“汾河”是指汾水与河水,两千多年来对《秋风辞》的解释就有误;如果“汾河”是单指汾水,那刘彻可能就是给汾水改名的第一人。

后土祠在禹门口以下大约四十公里处,属山西省万荣县地界。黄河冲出龙门,摆脱晋陕峡谷束缚之后,在汾渭平原上摇头摆尾,开疆拓土,冲刷出了十几里宽的河道。干流任性地移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汉武帝扩建的后土祠位于汾阴脽上,是一条背汾带河的长形高地。唐宋时期,后土祠几度扩建,面积达到九百余亩,号称“海内祠庙之冠”。到明代,黄河干流东摆,汾阴脽高地被黄河侵蚀,后土祠处境危急,不得不东退搬迁,面积缩小许多。到清代,黄河继续追着东移,后土祠被冲毁,重新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面积缩小到了三十余亩。从汉武帝开始,皇家在后土祠的祭祀活动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直到明朝永乐年间,才从后土祠取土,在北京修筑天地坛,祭祀地点转移回了京城。

“秋风楼”位于后土祠正殿后,是周围十多里内的最高建筑,可惜楼门紧锁,上不去,无法登高远眺。汉武帝一世英雄,功业连天。作《秋风辞》时他已四十四岁,当过二十七年皇帝,眼见岁月流逝,人生将老,焦急而没有办法。“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一个“奈老何”道尽心中无限悲凉。

时光如逝水,楼船行驶在历史长河上,多少英雄豪杰登船表演,“横中流兮扬素波”,但最后谁也留不住,全都下船去了,只留下各式各样的故事和一些歌谣,供后人凭吊吟唱。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