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品格

2023年07月24日

□张金朋

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勤劳、善良、开明、包容、坚毅,在我眼里,一切美好的词语用到她身上,都是那么恰如其分。是她,诠释了一个伟大母亲的含义。

母亲王小棉是原古城东滩人,我的姥爷在她幼年时客死他乡,姥姥经历长期的艰难困苦后,在母亲八岁那年离家再嫁。至此,母亲失去了父母双亲的爱,也与学堂无缘,每每说起终有遗憾。

母亲的童年是在痛苦中度过的,没有父母的庇护,她的童年遭遇了很多艰辛。听母亲说,太姥爷因为家中农活无暇照顾家里,八岁的母亲还没有厨房案板高,就在地上垒了几块砖,然后站在上面给家人做饭。她用小小的双手和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母亲45岁那年,终因抵不住对我姥姥的思念,毅然独自一人踏上了寻找姥姥的道路。那时候交通和信息并不发达,母亲跋山涉水,靠着沿途问路,十天以后,终于找到了姥姥所居住的小山坳——石井村。据母亲回忆,当时天色已晚,姥姥住在一间石头垒成的破屋里。母亲的到来让姥姥意想不到,母女俩抱头痛哭,姥姥给母亲吃了很黑的馒头。母亲回忆,那好像是红薯馒头,可见姥姥的生活也很艰难。

那一夜,她们母女无眠,姥姥在与母亲的聊天中,隐约提到她为当时的选择后悔,中途也动过几次回家的念头,但终因山路漫漫,被人几次找回,后又生了两儿一女,从此断了回去的心思。当年的姥姥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母亲住了三天后,因牵挂儿女,便匆匆踏上回家的路,姥姥也深知此后母女可能再无相见的机会。三年后,最小的舅舅发电报说姥姥走了,走得很安详。或是姥姥能在自己有生之年见到儿女,今生再无遗憾。母亲也在之后放下了心中对姥姥的执念。

我的爷爷英年早逝,我的奶奶不到20岁就守了寡。刚强的奶奶终身没有再嫁,抚养小叔子家的儿子(也就是我父亲)长大。我父亲是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地道庄稼人,是人人称赞的“庄稼把式”。母亲嫁过来后,二人相依相伴,相濡以沫。

母亲最欣慰的是孕育了六个儿女,并且都十分孝顺。大哥在国家恢复高考后,考入稷山师范学院,我也因为喜爱教育这份事业步入教师行业,2008年由民办教师转正为正式教师。其他的哥哥姐姐都也成家立业,日子都还过得红红火火。每当母亲与人聊天时,总会提起我们,这可能是她最欣慰的事。她常感激地说,党的政策好,才有了大哥和我命运的转变,也有了整个家族的兴旺。

人的一生有幸运有坎坷,但母亲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毫无怨言。为人女,她为奶奶养老送终,为人母,她尽到了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母亲的一生是命运多舛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有儿女相伴,她已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