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6日
▲镇江《禹迹图》石刻
□马彦如 张剑
地图是人类认识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早在象形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就有了“地图”。《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也是我国地图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古代科技史上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及突出的历史地位。
“禹迹”之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及九州,后因此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据考证,现存的《禹迹图》有两方:一方保存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刘豫伪齐政权阜昌七年刻石;另一方收藏于江苏镇江博物馆,为南宋绍兴十二年刻石。两方石刻大小相似,内容基本相同。
镇江博物馆收藏的这方《禹迹图》石刻呈方形,青色石灰岩石质,长、宽各约100厘米,不仅是当时科学水平很高的一幅山水地图,还是一幅严谨独特的行政区划地图。
《禹迹图》刻石一面刊图,一面素面。图首方框内竖刻六行:“禹迹图,每方折地百里,禹贡山川名,古今州郡名,古今山水地名。元符三年正月依长安本刊。”图的左下角长方形框内竖刻三行:“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左迪功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俞篪重校立石,冯遂镌。”
在《咸淳临安志》卷六十一“国朝进士表”(下)中载有一位叫“俞篪”的信息,为宋高宗绍兴二年壬子科进士,杭州人,可能与重校立石的俞篪为同一人。冯遂是刻工的名字。左下角竖刻款题旁另有明代加刻的小字两行:“天启六年春掘地得此八宝,王好察识。”表明《禹迹图》曾遗落土中,到明代时又被人发现。
《禹迹图》采用我国古代传统的“计里画方”制图法,并最早使用方格坐标为底绘图。整个图面上浅刻横竖直线交叉组成的相等方格,就像现代地图的经纬网一样,方格边长约1.1厘米,上下73格,左右71格,共计5183格。图面方向为上北下南,比例尺约1:4200000,记录的实际范围辽阔:东至黄海岸边,南达海南岛,西至青海祁连山,北到黄河北沿。
图内以符号和文字相配合,主要刻有宋代的山水及州(军)的形势和位置。全图共有地理名称500多个,既反映了古代九州的概貌,又描绘出宋朝时期中国的地貌全景。对我国各主要水系如黄河水系、海河水系、济淮水系、长江水系、岭南水系等均有着相当客观和完整的反映,海岸线描绘也非常准确,特别是山东半岛部分已经十分类似近代地图表现的形象。该图还提供了北宋元祐初年发展变化的行政军中“大军”的格局,对于研究宋代行政区划史亦是一个重要的资料。
著名学者葛兆光将《禹迹图》看成古代中国的“世界地图”,认为作图者把汉族所在的空间放在中央,且占据了“天下”的大半,将异域画得很小,放在四周,表达了古代中国关于天朝与四夷的想法,表现了古代中国长期延续的“天朝中国”的观念和朝贡体制的想象。
关于《禹迹图》的作者,史籍未有明确记载,目前主要有“乐史说”“贾耽说”“游师雄说”“沈括说”等几种观点。至于成图年代,更是众说纷纭,一直存在争论。英国汉学研究者苏慧廉和李约瑟将《禹迹图》的绘制时间定于1100年前,但未确定该图的上限。此外还有“元丰四年至绍圣元年”“元祐二年至元祐四年”等说法。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禹迹图》原置于凤翔府岐山县的县学中,镇江《禹迹图》原置于镇江寿邱山下的镇江府学文庙大成殿(今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内),两方《禹迹图》同样上石并立于学校,据专家判断应是用于教学的目的,与当时政府在各级学校提倡和传播地理知识有关。
只有1平方米的《禹迹图》暗藏乾坤,考察中国地图学发展史,不能不提到《禹迹图》。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称此图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他说:“无论是谁把这幅地图拿来和同时代的欧洲宗教寰宇图比较一下,都会因中国地理当时大大超过西方制图学而感到惊讶。”(《京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