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文化母亲的德

2023年09月27日

▲运城市敬老服务志愿者协会会长梁香草(左二)和大家看望百岁老人乔改子 资料图

▲作者101岁的母亲乔改子

◇导读

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国王,还是平民,只有在自己家庭里找到幸福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亲留给了我厚厚的一册毛笔小楷书写的《生行录》及两个笔记本抄写的《名贤集》等良风家训,以85岁高龄无疾而终。母亲现年101岁,仍剪窗花、缝香包赠送乡邻。妻子贤内助,虽是农村妇女,却十分支持我的事业。儿子孝顺、儿媳贤惠、孙子工作认真,孙女学业优秀,担任班长和学生会干部。

我想,这一切都缘于父母为我们传承的家风。

□曹中义

父留嘉言润家风

我家在永济市城北街道赵杏村,父亲传承了晋商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小时候,父亲是生产小队的会计,为了多挣工分养活全家八九口人,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点灯熬夜算账。对生产队,他坚持“勤俭办社,日清月结”;对家庭,他要求“勤俭持家,细水长流”。他因廉洁奉公,被提升为大队加工厂会计、赵柏公社制管厂会计。

1968年,生产队剩余4万多斤红薯不知如何处理,父亲果断带领妇女、儿童将红薯切片晒干,将红薯干磨粉试制成功红薯粉条,增加了集体收入,改善了社员生活。他先后经理、搬迁了赵杏学校、赵杏供销社和生产队槽头,在赵柏制管厂任会计时,又牵头组办了赵柏旅社。在管理旅社时,他每日一记,用毛笔小楷将自己生平经历写成了《生行录》,并以此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导我们做白求恩那样的人。

父亲的《生行录》和两个笔记本,不仅是我们家的良风家训,而且产生了一定影响。2012年在纪念“七七事变”75周年时,我将父亲《生行录》记载的日军在永济的罪行发表在报上,受到了社会关注。父亲笔记本上搜集的《光绪荒旱歌》入编《山西民间叙事诗选》。父亲给我讲述的故事《近代商埠韩阳镇》《魁顺元的一段佳话》《惜钱歌》和《生意经三十三条》,经过整理入编《晋商史料概览》(运城卷)。

父亲是个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人。村中的红白喜事,他不仅帮忙撰写喜联、挽联、铭旌、灵幡、墓志铭,还积极制作菜肴,节俭办事,很受村民欢迎。他传授的《河东宴客食俗》被我整理后在报纸上发表。

那年我16岁,父亲写春联时把毛笔递给我说:“写!”我说:“我不会。”父亲认真地说:“不会就学。”从此,我就走上了用毛笔为大家服务的路。

父亲是一部书,他秉承“立德、立功、立言”的个人修养,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用一支“金不换”的笔,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不朽的《生行录》,直到我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父亲这本书的时候,才读懂了父亲那颗真诚的心,才真正体会到了父亲留给我们子孙后辈永恒的爱。这种爱永远滋润着我的家……

母有懿行添福寿

我的母亲祖籍河南,外公乔金卯逃荒到永济市韩阳镇,以木匠手艺谋生。母亲乔改子是在韩阳梨园会馆“学文庙”出生的。日军占领韩阳镇后,父亲从外公的木匠铺购买了四口棺材,安葬了店内被日寇杀害的三个店员和一个掌柜。之后,他和母亲在尚坡村结成患难夫妻。母亲贤良勤俭,上敬婆母、中和妯娌、下爱晚辈,她思想进步,一直是生产队里的劳动模范。大队动员她入党时,她说:“我孩子多、拖累大,不能给党丢人。”虽然一直没有入党,但她时时事事都积极劳动,走在人前。生产队开社员会,大家一致同意将我们家评为困难户,队长说:“你孩子多,能不困难?”母亲坚决不当困难户,她说:“是困难,但我能克服。这个名声不好听。”她坚持勤俭节约、细水长流,自己吃糠咽菜,也要照顾好家里。

母亲乐善好施。讨饭的人上门,她从不歧视,如遇饭时,就拉人家坐在饭桌边,盛上热菜、热饭,嘘寒问暖。东白铺头村是一个老头,经常来村里爆米花,中午无处吃饭,母亲便三顿饭送到他手上,晚上还让老人和我的弟弟做伴,睡在热炕上。老头后来去世了,但至今人家孩子还念念不忘,视母亲为“恩人”。一个叫雪花的疯疯女,母亲待她像亲闺女一样,为她洗头、洗脸、捉虱子,还买药、管饭。她在家一住就是好几天,过一段再来了还是如此。姚村有个学毛选积极分子刘二女,路过我村时,母亲热情邀请她到家管吃管住。晚上,母亲把社员召集到大队部,让刘二女给大家讲学毛选体会、唱语录歌。晚上睡到炕上,她还让刘二女教她背语录,并常常用这些语录严格要求我们做人、做事。

心怀善念福报多。母亲的善行,让她历尽坎坷却顽强地活到了一百岁高龄。去年重阳节,永济市老年协会会长杨春廷到家里慰问她老人家。今年春天,运城市敬老服务志愿者协会会长梁香草专程来家慰问她。我的两个儿媳利用节假日开车带她走遍了运城市区及周边的旅游景点,还拍照留了念。在村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中,母亲先后到过云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地旅游。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这一宝是什么呢?这一宝就是家风良训的传承。儿子、儿媳节假日一回来,先问“我奶呢”?孙子、孙女一回来也是先问“我姥呢”?如果母亲轮流在两个弟弟家中住的话,儿子、儿媳、孙子就会先看奶奶,并送上衣物或好吃的。孩子们对奶奶的喜爱,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就是“家中一宝”的现实意义。

普天之下最平凡的是母亲,最伟大的也是母亲。在平凡的生活中,母亲以她的无私和爱浸润着我们的心灵。百善孝为先,我将尽最大的努力孝敬百岁高龄的母亲,愿她健康长寿永不老。

吾遵良训惠大众

我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凡而温馨的家庭里,父母的嘉言懿行影响着我的成长、成熟、成功。

1973年2月,我高中毕业,4月22日,永济中学党支部、校委会推荐我到五七五子弟学校任代理教师。临行前,席焕然书记、师荣迪校长亲自与我谈话,语重心长,至今难忘。为报答母校的栽培,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并出版了我在国旗下对学生的99次励志讲话《我爱你,中国》。

听党话,二话不说;跟党走,一走到底。1976年冬,原运城地区翻身工程尊村引黄干渠大会战,我投身其中,先后编辑、刻印了45期《引黄战报》,一举成为运城地区模范通讯员。之后,在3年多的农村电影队生涯中,我爱机护片、加场加演、跑片转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我自编自制的《要让北国变江南》幻灯片参加了原运城地区在万荣召开的现场会。在赵柏广播站当值机员时,我申请专项资金两万余元,帮该村在运城地区率先实现了“两化”,即“水泥杆线化”和“户户喇叭化”。我担任永济县志办编纂员时,在太原、北京两地档案馆、图书馆收集整理了200多万字永济有关的历史资料。

2017年,我当选运城市德孝文化永济分会秘书长,当年被授予“永济市十大乡贤”“永济市传统文化传承人”等。

以上成果的取得,是党和国家培育的结果,亦是父母及家风良训成就了我。

为进一步推动运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发展,我愿意讲述我的家庭故事,挑起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依托“舜生诸冯”“舜陶河滨”“舜渔雷泽”等文化遗址,挖掘研究发源于永济的“德孝文化”“蒲商文化”之舜帝故事;依托“柳园”“柳宗元广场”教育基地,挖掘研究“廉洁文化”“廉政文化”之柳宗元故事;依托永济“第一支部”和档案馆、展览馆,挖掘研究永济红色故事;依托“蒲园”党建文化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等,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在永济打造集家风家训展示、家风宣讲、家风培养与体验、家教指导和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新时代家风家教实践基地”,使家风教育能够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用好家风传递正能量。我愿与大家分享,推动运城市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大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