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

2023年10月10日

三门峡大坝鸟瞰图

□吉炳伟

说起三门峡这个名字来历,颇有些传奇色彩。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用神斧将黄河中游这一段高山劈成了“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三门峡地处河南西部,虽然设市时间较短,但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通秦连晋、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塞,仰韶文化就发源在这里。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年~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是从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开始的。1920年,安特生派助手、地质调查所采集员刘长山到河南采集动物化石,在渑池县仰韶村采集到不少动物化石的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古文化遗址。1921年,安特生来到仰韶村调查,发现了精制的彩陶片和石器,开始了对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第一次揭开了仰韶文化神秘的面纱。这一次不经意的发掘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了中国史前文明的发现地,仰韶文化也由此命名。自1921年至今,经过100多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考古学界对仰韶文化的认识不断成熟,基本认定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考古文化之一,是研究历史最长、成果最丰富的史前文化之一,是萌生、发展、繁荣、传承于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在华夏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中具有母体和发端的地位。2021年,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同年新建成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该园集遗址保护展示、考古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再现了先民居住、农耕、制陶、祭祀、渔猎等场景,集中展示了仰韶文化遗址考古成果。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是刀耕火种的代表,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点亮了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从生产工具看,以比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这时候农业已较为发达,作物主要为粟和黍,饲养家畜有猪、狗,这些特征是原始社会到氏族社会、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的有力见证。

伴着秋天的脚步,我走进仰韶文化博物馆,这里最绚丽的底色是彩陶文化,以至于一些研究者直接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中国的英文是China,china就是中国的陶器。瓷器、陶瓷最初的称呼是“Chinaware”,直译为中国瓦,这个称呼就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文化”。彩陶是中国先民在新石器时期创造的闪烁着人类智慧的重要器物,以黑彩为主,还有少量红彩、白衣彩陶等,图案主要是由几何纹构成的花卉形图案。细细观察这些美轮美奂的彩陶,线条流畅、色彩绚丽,绘画手法高超娴熟,达到了中国史前彩陶文化巅峰,堪称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瑰宝。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工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彩陶的装饰纹样内容丰富,有花瓣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几何纹等。花瓣纹是仰韶文化彩陶的主要纹饰,形似绽开的花朵。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对这些纹饰的吉祥含义给出“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彩陶上的纹饰寄托了古代先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据有关专家介绍,这种图案还与华夏民族的称谓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华”字即“花”字,是由一朵盛开花朵的象形字演变而来。《说文解字》称:“开花,谓之华。”又说:“五色为之夏。”“华”在古代是汉族的称谓,如《左传·襄公十四年》中“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一句的“华”就指汉族。而“华夏”既指汉族,又是中原地区的代称,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称谓。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慕名到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三门峡深入挖掘仰韶文化蕴含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仰韶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进入仰韶村,寻着先人的足迹,探究仰韶文化的形成地貌,发现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遗址东西两侧各有深沟,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自然风光优美,正是这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养育了5000年前的先祖先民,造就了举世瞩目的仰韶文化。如今的三门峡由于三门峡大坝的修建,形成了数万公顷的湿地,湖面广阔,水肥草美,山川秀丽,食物充足,成就了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有成千上万只天鹅从西伯利亚飞越两千多公里,来到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过冬,三门峡市也因此被誉为“天鹅之城”。

(《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