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
▲嘉峪关关帝庙 (资料图)
□陈彦友
明清时期,嘉峪关修建了许多寺庙,如龙王庙、山神庙、关帝庙、财神庙、湘子庙、马王庙、老君庙、鲁班庙、火神庙、城隍庙、三官庙、娘娘庙、药王庙、土地庙等。
龙王庙:旧时,人们认为龙王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管水的天神,龙王庙一般都建在靠水源的地方。在讨赖河南北两个总口分别出现了隔河相对的南龙王庙与北龙王庙。两座龙王庙均为清光绪二年所建。每年立夏这一天,讨赖河“南三渠”“北四渠”的负责人都云集在南龙王庙举行年度开河分水大典,包括向龙王献祭、赠匾,以及民间水利负责人的新老交接、当众丈量各渠渠口及唱戏等,有时也会宣布水利规则的重大改动,俨然成为“嘉酒地区”的一大盛事,而地方官员的出席则表明这一仪式得到官方支持。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嘉酒地区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到龙王庙祭拜。在祭祀龙王活动期间,龙王庙内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各乡村纷纷杀猪宰羊、整猪整羊供献在祭桌上,烧香祭拜龙王。祭祀龙王庙的费用由民间组织秋保会负责筹集。
关帝庙:在明代,嘉峪关关帝庙有四处。嘉峪关外城有关帝庙一座,修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称武安王庙,后改称关帝庙。万历十年由嘉峪关守官酒泉人佘动重修关帝庙。“庙貌门庑,焕然一新,丹漆辉煌,规模清雅,诚足以栖格神明,永膺福祉”(《重修武安王庙碑记》)。清嘉庆十二年夏,嘉峪关游击熊敏谦又兴工重修关帝庙,至次年秋竣工,庙在东瓮城之东。庙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过厅和牌楼各一座。门口牌楼,精雕细刻,红漆明柱,挺立两旁,顶盖绿琉璃瓦,富丽堂皇,上悬“威宣中外”匾额,庙内有历代名人匾额三十多块。庙门正对戏台,中间的广场是举行军事庆典和民俗活动中心。
野麻湾堡内关帝庙,因地基卑湿颓废,康熙四十年移建于堡外西南方。面积10余平方米,庙内除关羽塑像还有周仓、关兴和赤兔马雕塑,两面墙壁上绘有三国故事画,从头至尾一部三国历史尽现墙上。野麻湾堡外北面还有一座关帝庙。文殊镇河口村北也有一座关帝庙。这三处庙宇,今已荡然无存,唯有嘉峪关关帝庙,历经周折,保存至今。
民间有“文敬孔夫子,武敬关夫子”之说。最终形成了“关公庙貌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这一蔚为壮观的局面。嘉峪关是一座军事边关,以武圣关帝为崇拜偶像。由于嘉峪关所处特殊位置和地理条件,祈求庇佑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也是人们赋予关帝庙的重要职能。
有庙必有戏场,戏场一般都建在庙前。明嘉靖二十四年建“嘉峪关城外关帝庙戏台”,“嘉峪关关帝庙戏楼”也建于明嘉靖年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五月十三、腊月初八在关帝庙都有庙会,少则3天,多则10天。每次庙会由会首(当地有威望的头面人物)出面组织。庙会前三天,由会首向富户下请柬做会东,挨户摊派费用,多则20吊麻钱,少则三五百文,亦或捐麦子一斗或几升,最穷者也要拿一把香。演出前,从游击衙门扛出三面大旗,竖在戏台前。在庙会之前,就要请好戏班,所请均为当地名班与名角。请戏分官请和民请两种。官请是由地方官出面请戏,民请则由民间百姓请戏,一般以民请最为普遍。唱的戏文多是叙述关羽英勇忠义故事的三国戏,如《古城聚义》《斩华雄》《单刀赴会》《独行千里》《关公出许昌》《出五关》(又称《千里走单骑》)等。
文昌殿:为明代建筑物。清道光二年八月,代理嘉峪关游击张怀辅、分驻嘉峪关巡检张恒利二人主持重修。楼基面积130.4平方米,石条砌基。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底层回廊环绕,红漆明柱鲜艳夺目。中间有一门洞,两侧各有砖筑耳房一间。楼北侧置木梯以登楼。第二层花格门窗,门窗上部绘水彩画,共80幅。阁上原书“文昌殿”,悬“斯文主宰”匾额。庙中供奉的神灵为文昌帝君,俗称“文曲星”“文星”。附近的文人墨客常在此诗酒流连,以诗会友。
城隍庙:《重修肃州新志》载:城隍庙在肃州“西南隅。始建于洪武中。康熙三十五年,因祷驱祟有灵,增修寝宫两庑。”嘉峪关外城也建有城隍庙,庙内供奉着城隍神塑像。城隍庙有南北两个大门,北门较小,南门大,门两边有石狮子。《周易》曰“筑土为神,开壑为隍,成民于中,以奠厥居”,故城隍庙更深层次表现为城市保护类庙宇。
娘娘庙:又叫仙姑庙。《重修肃州新志》载:娘娘庙“在肃州北门外半里许。雍正元年监屯通判毛凤仪以求嗣建”。人们崇祀娘娘庙,期望子孙繁衍。据《甘州府志》载:仙姑,本姓许氏,张掖人。修道合黎山,见黑河横溢,誓愿建桥一座,以济居民。曰:“桥成,即我道成日也。”未已,身投水中,起坐片木,至今庙处泊焉。经数日,鸢鸟不侵,香闻数里,土人埋之,得铁片“平天仙姑”字,共为立庙。霍嫖姚西征,追于虏,抵黑水,遇浮桥径渡,追至者径陷,见仙姑空中。后夷人焚庙,穹庐瘟疫,畜牧多灾,乃为重修以忏。迄今祈祷灵验,户皆尸祝。西夏主尊称“贤觉圣光菩萨”。娘娘庙有画,教育子女“孩子不孝遭雷击”,儿孙打父母的,由乡官送到娘娘庙内受惩处,挨打受罚以教育后人,庙基上有“清雍正十七年修建”字样。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四邻村民进献整猪、整羊。唱大戏三天,百姓坐车、骑驴远道而来。
孔子庙:位于娘娘庙东边,庙内立有孔子牌位,后改称文庙。
山神庙:位于原嘉峪关二队西山坡下,里面有山神的画像。据说狼是山神的狗,祭祀山神,期望狼不要伤害人和禽畜。
药王庙:嘉峪关南边山坡下有药王泉,药王泉后的山,称为药王山。山上有座药王庙,庙内有药王塑像,还有一口大钟,敲钟时声音传得很远。据说1947年药王庙内进行了最后一次拜祭,祈求药王保佑家庭平安,身体健康,百病不侵。到药王庙祭祀时,村上的头面人物买一只羊牵到药王庙宰杀后,煮上一锅,随去的百姓带来供品馒头进行祭拜,祭奠仪式结束后,大家在一起聚餐。
护国寺:嘉峪关最大的庙,正殿坐西向东,南北有配殿,庙内有各种法器和壁画,后面有观沙洞,中间有观音的塑像,山门两边塑的是四大天王。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为护国寺佛教香期,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梵声朗朗,法螺声声,香烟缭绕,场面壮观。
财神庙:位于护国寺对面,有坐东向西的大门,庙内塑有财神赵公明,庙外有戏台。
湘子庙:大门坐北向南,庙内立有韩湘子的牌位。
马王庙:嘉峪关城外有马王庙。野麻湾堡内的马王庙为康熙年间重修。由于马王庙在明清时期的河西走廊分布数量多,信仰程度高,故马王庙还被人们赋予掌管财富的功能。
老君庙:嘉峪关老君庙内有老君塑像,是一个白胡子老人,身后有太极图。
鲁班庙:庙内有鲁班塑像和斧头、锯子。
火神庙:位于嘉峪关东闸门前,庙内立有火神的塑像,火神红胡子、红脸。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分布的供奉火祖神的庙宇有火神庙、火祖庙、火神楼和火官楼。修建火神庙是人们为获得神灵庇佑,并报答有功德之人。
三官庙:位于嘉峪关城楼下向北处依山而建的三层庙宇。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有香客来祭拜。
无量阁:位于嘉峪关城楼北墙上的敌楼,墙上有无量天尊画像,明清时期嘉峪关附近居民每年都来上香祭拜,供奉无量天尊。
地藏阁:嘉峪关城楼南墙中间的敌楼上,有地藏菩萨画像,每年百姓都来上香,供奉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可与女娲娘娘相提并论。
(《嘉峪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