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
□严清华
在我国,“学派”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诸多影响深远的学术流派,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但当时人们尚未使用“学派”一词。我国最早开始使用“学派”一词,大约见于《明史》卷二八三:“阳明学派,以龙溪、心斋为得其宗。”阳明学派为明朝中晚期的一个著名学术思想流派,创始人为王守仁,其弟子王畿、王艮等传承并发展其学说,成为当时的主流学派。此后,“学派”之称被广泛使用。王门后学分化为浙中学派、江右学派、南中学派、楚中学派、北方学派、粤闽学派、泰州学派。同时,在文学领域,明后期还出现了一批以学者籍贯命名的学派,如以湖北公安人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江西临川人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江苏吴江人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等。此外,在理学界,还有以河东(今山西一带)人薛瑄为代表的河东学派,东林书院的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学派等。到了清代,一些著名学派,如皖南学派、浙东学派、桐城学派、常州学派兴盛起来,还有颜李学派、考据学派、乾嘉学派、扬州学派、苏州学派等。民国时期则有以章太炎、黄侃为代表的章黄学派,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学派,吴文藻、费孝通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派等。
有学者把“学派”分为师承性学派、地域性学派、问题性学派。师承性学派,如阳明学派、颜李学派、章黄学派等;地域性学派,如浙中学派、江右学派、泰州学派等;问题性学派,如考据学派、疑古学派、中国社会学派等。先秦儒、墨、道、法各家尽管存在师承关系,但以学术思想不同而划分,更偏重于问题性学派。乾嘉学派以考据为治学的主要内容,也属问题性学派。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苏格拉底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等,由当时著名学者及其弟子组成,大体属于师承性学派,还有爱利亚学派、米利都学派,则属于地域性学派。现代西方哲学中,有意志主义、存在主义、生命主义、实用主义等流派,均为问题性学派。
何谓“学派”?《辞海》解释为“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这是对传统意义上师承性学派的表述,在今天看来有欠完备,因为它不能将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囊括其中。当然,无论师承性学派,还是地域性学派与问题性学派,都不过是一种大体的分类,它们之间并无严格界限。而且,即使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也大多与师承性有些许关联,如有些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的学者就在师承性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直接(如师生)或间接(如追随者)的关联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同一学科中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但解释显得简单粗疏,并不清楚。不同的学说、观点达到何种程度才能形成“学派”,这就涉及“学派”形成的条件和标准问题。
对于“学派”的解释,学术界见仁见智。有学者称,“学派”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内有相同或相近的比较系统的理论预设、研究进路和基本观点的学术共同体。还有学者认为“学派”是指,具有相同的基本立场、相似的研究方法、整体性的研究风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质性、传承性的学术团体。“学派”的建构需要三个基本要素: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范式、特定的概念及其理论体系。一种较为全面的观点,即一个学派的形成,大体上需要这样一些条件:有一两位具有学术成就、学术威望的学术带头人;有一个学术方向与理论见解大体一致而又各有所长的学术团队与梯队;他们具有原创性理论贡献、已经形成一种为学术界大体认可的理论体系和学说,即有一批在文化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的著述,其中有几本或几篇代表作。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认为形成“学派”要有原创性理论观点与方法。
那么,“学派”形成的条件与标准是什么?严格来讲,成为“学派”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学派”形成于一定的学科范围内。其二,“学派”主体是一个学术群体或称学术团体、学术共同体,有独特的研究领域、对象、方法或学术风格。其三,“学派”共同体成员存在某种特殊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或为师承性的、或为地域性的、或为问题性的。概言之,“学派”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学术性、群体性、关联性与独特性。“学派”形成标准可从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理论贡献(含代表作)、学术风格等因素考量。进一步说,学派的核心是学术,而学术水平总会有高有低,因此学派在内涵上也会有深浅之分。
(《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