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一首《九月九的酒》,唱出了亿万游子的心语,亦牵动了游子们的几许乡愁。重阳糕、菊花酒、茱萸佩,一道道重阳民俗文化风景,编织着多少漂泊者的故乡之梦、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啊!重阳节又是传统的祈寿之节,人们在感伤的同时,并没有失去对新生活的期盼,它为热爱生活、眷恋故土、寄托乡愁的中国人,打开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曹中义
节俗流变 文化更新 今至佳境
“重阳”一词的来历,据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我国古代以偶数为“阴数”,以奇数为“阳数”,故有“五月五端阳节”“九月九重阳节”。九月九日,正好两个阳数相重,所以称“重阳”“重九”,谐音取“长久平安”之意。
重阳节的起源,由来十分久远。一般认为,始于先秦时期,如屈原《远游》诗中即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句。但笔者认为,屈原的“重阳”并非指重阳节,而是指代“九天”。虽然屈原《远游》一诗中的“重阳”并非节日,但常被人误以为是“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侍候戚夫人的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门,流落民间,嫁与贫民为妻。贾某传: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自此,民间始有仿皇宫的重阳习俗。
重阳节的登高习俗,相传始于东汉。据南朝梁国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是也。
东汉年间,这个故事广为流传,究其原意,有避凶驱恶之意。汉代刘歆《西京杂记》卷三载:“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袚禊登高”。由此推断,重阳登高活动至迟产生于东汉,魏晋南北朝之际已经流传开来。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有祈祷国泰民安、家人安康之意。此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了南京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今街市“大排档”缘此),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宫上下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沿袭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河东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昌盛之地,民间风俗尤为深厚。清《平阳府志》载:“重阳,家食糕,间有携酒登高者,采野菊以归。”清《临晋县志》载:“九月九日,食枣糕。母家馈女。”
民国时期,虽社会动荡不安,然民间重阳风俗依然如旧。民国版《虞乡县志》载:“重阳,九月九日,俗号‘登高节’。结群游山,饮酒,赏菊,以为乐事。乡村多蒸枣糕,馈送新嫁女子,谓之送糕。‘糕’‘高’谐音,或假借之。”民国版《临晋县志》载:“戌月九日为重阳,食枣糕。母家以馈新嫁女,曰送馍。惟与新婿送糕,必佐以多品,竞相夸耀,有称贷互以行之士白,亦敝俗也。”以此看来,不仅风俗依旧,而且相攀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阳习俗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届时,山西各地大多在九九重阳节前举办菊花展、书画展等。笔者所在的永济市不仅举办菊花展、书画展,各村委会还举办文艺演出或唱大戏、上门慰问、表彰好媳妇、请老年人吃饭等活动,新风日盛。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自此,中华民族传承两千多年的重阳民俗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彰显了敬老新风,满满都是正能量,一脉相承展新姿。
传统节俗 康养健身 乐而忘忧
1.登高野宴
登高野宴是重阳节俗的中心内容。它的原始意义是逃避灾祸。重阳为何登高?登高何以能避祸?重阳时节,天气初寒,人们在萧瑟秋风中不仅易受到冷暖变化的影响,而且随气温升降难以适应,容易感染时疾。重阳时节在古代被视为危险的时期。在古人的认知里,由室内到室外的空间移动,能纾解生存的危机。高山在居于平地的居民观念中,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接近天地,易于获得福佑。谐音“久久”的九九,反映了求吉的心态,这种认知歪打正着地带动了人们的登高健身活动。
今天,从科学角度来看,九九重阳,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秋色如画,自可陶冶性情,缓解抑郁,释怀放松,有益于身心健康。登高无疑是一种极好的秋季旅游活动。
2.把酒赏菊
饮菊花酒、赏菊是重阳节传统的民俗活动。菊花在九月盛开,又是传统的中草药,由于菊花的药用价值,古人认为食菊花能够延年益寿。屈原《离骚》就反映了战国时代的食菊习俗,“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饮菊花酒则是古时重阳更为流行的习俗。
重阳赏菊之风在春秋之时已露端倪。《礼记·月令》说:“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至晋朝,重阳赏菊之俗已十分盛行。唐代更是无菊不重阳,诗人王维曰:“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直称重阳节为菊花节,赏菊、簪菊、饮菊花酒。
因此,登高聚会、饮酒赋诗成为重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由登高而赏景赏菊,由赏景而赋诗,饮酒又助诗兴勃发,妙语连珠,佳作迭出。今天,从医学角度看,赏菊确有陶冶性情的作用,用菊花泡成的酒有明目、治头昏、降血压等效果。其科学康养之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3.遍插茱萸
王维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重阳习俗信息之一。
《本草纲目》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西晋《风土记》中,曾说到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宴会,把它称作“茱萸会”。茱萸,其实和端午节的雄黄酒和艾叶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佩在身上远足野外,毒虫蚊蝇闻其气味,而不敢叮咬而已。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至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
宋代以后,插茱萸之风逐渐衰落。到了清代,仍有一些地方还保留了插茱萸的遗风。到了今天,许多地方兴起用“香囊”(香包)代替茱萸佩了。
4.重阳食糕
重阳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始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就已出现,当时称之为“饵”。《说文》曰:“饵,粉饼也。”饵的原料是米粉,有稻米粉和黍米粉两种,二者和合。郑玄《周礼》上说:“合蒸曰饵”。黍为五谷之长,在古代是宴客和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敬神祭祖的秋祭习俗的起源。
六朝时期,登高之俗得以发扬,重阳节俗形成,糕类食品自然成为节令食品。如《隋书·五行志上》所载童谣说:“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唐宋时,重阳节食糕习俗流行,时称“麻葛糕”,尤其宋时已习称“重阳糕”。由于糕面有多种装饰、花样繁多,明清之际又多称为“花糕”。
六朝之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文化诉求。因糕在汉语中谐音“高”,是生长、向上、高升的象征,如糕上置小鹿,谓之“食禄糕”,寓意吉祥。重阳还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接女儿回家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另一节俗。俗谚云“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所以重阳又称“女儿节”。唐代发展到在糕上放动物形象,北宋在糕面上插小旗,南宋临安又发展为多层糕,少则两层,多则九层,并雕饰以两只小羊,寓意“重阳”。
明清的重阳糕花色更多。《清嘉录》载:“吴人食米粉五色糕,名重阳糕,此后百工入夜操作;谓之‘做夜忙’。”“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古重阳。织工一饮登高酒,篝火鸣几夜作忙。”由此可见,重阳吃糕是全社会的风尚。
诗词歌赋 优美隽永 脍炙人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维于少年时在陕西重阳节登高时,怀念故乡蒲州亲人作的诗篇。诗中不仅写了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更倾诉了佳节身处异地的兄弟相念之情。特别是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扣人心弦,妇孺皆知,优美隽永,妙不可言,被后人广泛引用。
重阳节无疑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抒发秋志、填词作赋的素材。而重阳诗词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而且鲜明生动地推动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唐代为例,唐中宗李显亲自参加节日活动,带头登高饮酒宴客作赋,诗曰:“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这首《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写得端正平和,大气浩然。他出行的阵容极大,和诗的百官亦多,有二十多人的作品流传了下来。
重阳节对诗人的吸引力之大,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抱病也要登高抒怀,留下了“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诗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抒发了人老心壮的慨叹之情。唐诗人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语言隽永,诗意清新,更写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
宋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把作者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佳篇。晏几道《阮郎归》:“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这首词把作者簪菊豪饮的欢快心情,跃然纸上,令人爱不释手。
且看《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此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气势恢宏。“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既对立又统一,揭示了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黄花”(菊花)和“战地”联在一起,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平凡质朴却生机勃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分外香”三字写出诗人此时此地的非凡感受,有情有景,有色有香,融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体,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豪迈旷达的博大胸怀。
下阕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将诗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一年一度秋风劲”,一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的凌厉威猛之势。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不是哀伤,而是振奋。“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满山彩霞,一望无际,极写景色之瑰丽。整首词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这是中国历史上写“重阳”的绝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