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
□王存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其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何为重阳?汉代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易经》也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叫重九。
“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而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故人们认为其有长久长寿之含义。加上“九九”处在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寓意颇深,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过重阳节了。
如今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明确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今年已是第十一个老年节了。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祭祖、登高、晒秋、出游、赏菊花等民间习俗。
祭祖,在我们这个地方叫秋祭。就是说九月初九这天一大早,家中的女主人或长者得在自家设的供桌上,摆献祭品,上香跪拜,寄托对先人的哀思,传承孝道。早饭午饭时,再献上一些饭菜,有的地方还会扫墓。当然,重阳节也和其他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庆贺的佳日。这一天,人们也会选择做较有意义之事,如给老人做寿,或一家人,也可与乡邻、亲戚、好友们相约到户外活动、聚餐等,既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景,又能联络增厚亲友之间的感情……
登高
在古代,“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晒秋
重阳节正好是秋收季节,古代的人们要想储存农作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晒干保存。秋季秋高气爽,天气晴好,是最佳的晾晒季节,很多地方现在还有晒秋这个习俗,过去是在房前屋后、窗台屋顶或打谷场上架晒、挂晒、堆晒玉米等农作物,现在则利用田间道路、大街小巷、广场……凡是能晾晒农作物的地方,都利用上了,一片又一片,一段又一段,从这条路到那条路,从这个场到那个场,铺满了整条街、整条巷、整条路。远远望去,尽头已经伸进了天空,“天谷一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晒干后的秋粮清香扑鼻,可以保存几年不坏。晒秋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就是希望来年再来个大丰收。
出游
外出游玩是重阳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利用节假日放松身心,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重阳节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人们可以前往名山大川,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比如黄山、庐山、峨眉山,比如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庐山瀑布。
在这些地方,人们可以欣赏到雄伟的山峦、瀑布等自然奇景,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也可以选择前往历史名城,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如北京、西安、南京、成都等。这些城市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有故宫、长城、兵马俑等。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在古代,重阳糕讲究的是做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并点蜡烛。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志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追寻陶渊明的境界。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初九,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当天,全国各地除了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外,还会开展尊老、敬老活动。
尊老,就是尊重年长者,对他们做到言行有礼貌;
敬老,就是孝敬长辈,特别是生你养你的父母。
孝,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意为孝敬父母是我们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应占第一位。
古有感天动地的《二十四孝》典故,今有孝亲敬老的典型和模范。近年来,各部门开展了评选孝顺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和文明村民等活动,还在节日期间为老人们发送礼品并请来戏班唱大戏,新风日盛,奏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