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肌少症是指全身肌量减少或肌强度下降,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的、全身性的骨骼肌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骨骼肌数量下降,肌肉内脂肪堆积,导致肌肉力量减低和肌肉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躯体残疾、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等。它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
60岁以上约30%的人会受到肌少症的影响,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则增加到约50%。肌少症会降低一个人的体力,影响平衡能力,同时缺乏肌肉力量,使阻止跌倒的能力下降。研究中,肌少症患者跌倒的次数是非肌少症患者的3倍。跌倒会给老年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那些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此外还有证据表明,肌少症与较高的住院率、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肌少症通常根据症状进行诊断,目前没有好的筛查工具,再加上之前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经常漏诊。因此,老年人如果出现力量下降、平衡能力减弱、疲劳和身体机能普遍下降,就需要怀疑肌少症的存在,应该就医检查。
它给脊柱健康埋下祸根
由于脊柱功能的维持需要强大的腰背部肌肉的参与,因此肌少症对脊柱健康至关重要。一个健康的脊柱有三个特点:“有力量”“能活动”“无畸形”。而“有力量”就是指脊柱周围的肌肉组织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肌少症对脊柱功能的影响主要在于:
肌肉耐受力下降 肌肉更加容易出现疲劳,其维持脊柱整体稳定性的能力随之下降,脊柱不稳定大大增加了慢性腰背疼痛的发生概率。
躯干肌肉功能下降 特别是背伸肌群功能下降,导致肌肉对脊柱的悬吊力量变弱,躯体很难维持正常的直立姿势,造成严重的身体前倾。而身体前倾的姿势会增加后方肌肉做功,使肌肉组织疲劳,更加无法维持身体直立,造成恶性循环。
“营养+运动”助力腰板挺起来
目前,对于肌少症的预防和治疗重点主要在营养和运动锻炼方面。
营养方面,要防止饮食过分单一,通过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肌肉的丢失。按照目前肌少症的推荐方案,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1.0克至1.5克,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阻抗训练已被确定为肌少症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阻抗训练每天20分钟至30分钟,每周≥3天,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抵消肌少症的一些负面影响。
除了阻抗训练外,还应考虑平衡训练和有氧运动,以改善整体的身体机能。
(《新晚报》)
□郎昭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消瘦,四肢松软纤细,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称之为“老来瘦”。但你知道有一种健康障碍叫作肌肉减少症吗?其实,老年人中很多慢性腰背疼痛,甚至身体无法直立,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的,是由肌少症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