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林月珊
《论语》中有句名言:“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古人认为,道歉绝不是简单的自责,而是一种修复过失的良药,一个实现和谐与团结的桥梁。当我们翻阅历史的尘封页码时,便会发现古人道歉时所投入的良苦用心。
中国素来以悠久的礼仪文化闻名,尤其在道歉这方面,古人更是表现得游刃有余。据传,最流行的道歉礼节是作揖,它起源于西周,由周公姬旦创立。易宗夔在《新世说·轻诋》中写道:“越日,续又谒胡,胡一见即拱手道歉。”拱手是一种特殊的作揖,即两拳相握,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拱起再按下,低头,上身微微前倾。这种道歉,无需过多言语,就能清晰地传递出歉意。如若你并不在意,也可以回以揖礼,不损和气,一切在默契中解决。
古人认为头发是生命的象征,承载着个人至高无上的尊严。因此,脱帽或割发则成为赔礼道歉的一种高级礼仪。《汉书》中就有脱帽致歉的记载:当时,霍光被人诬陷,为证明清白,他在众人面前取下官帽,俯首叩拜,向皇帝请罪。《三国志》也曾记载:曹操率军攻打宛城时,经过一片麦田,严令士兵不能践踏,否则以死谢罪。不巧一只小鸟惊扰了曹操的马匹,导致麦田受损。曹操责令官员处罚自己,但众官皆不敢动手,曹操说:“言出不信,焉能率众?”于是拔出佩剑,欲自刎以明信用。众大臣极力劝说,指出曹操有重任在身,不应自杀。曹操叹息道:“我不能言而无信。”说完,他拔剑割断头发,让士兵把头发悬挂于辕门外,以发代首道歉。
当然,如果你认为脱帽、割发这样的方式还不够诚意,那么,古人还有更独特的道歉方式,那就是肉袒,甚至背负荆条道歉。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范雎举荐的郑安投降赵国,他并未逃避责任,而是褪去上衣背负荆条请罪,最终得到了秦昭襄王的宽恕。(《滕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