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4日
□桃子
有数据显示,今年全球范围内的“啃老族”比例已达近20年来未有的高度!前不久一次调研,问中国的家长们是否接受孩子们做“全职儿女”,结果很有意思:有54%的家长拒绝“全职儿女”;但仍然有43%的家长认为,有条件的话,可以接受孩子延迟离巢、探索自己。
最近,斯坦福教授在其新书《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里指出,在20多岁的时候尝试做的各种事情,其实都在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做出更好的决定、收获更好的结果打下基础,所以现在就要紧张起来。无论去做点什么,只要在做,就比躺着不动要好。
当然,有些年轻人“躺着不动”,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动,而是他们想得太多,思考的方向也不对。
乔·霍特格雷夫教授是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学院的院长,负责给那些纠结不已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一次名为“手电筒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的TED演讲中,乔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某个学生走进乔的办公室,和他探讨自己在工程课上表现有多么糟糕。
乔问:“你的意图是什么?不失败,还是要成功?”学生说:“这不都是一回事情吗?”
乔说:“不一样。如果你的意图是不失败,那么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关于失败的描述、对成功可能产生威胁的事物、失败导致的恶果上……那么你的手电筒(意识)照到的地方,就是恐慌、沉重和胁迫感,以及我还不够好的负面感受。”
“但如果你的意图是成功,那么你的手电筒(意识)照到的地方,就会与策略、机会和资源有关,你会想尽办法去寻找对你有益的东西……你的意识照亮的地方,将是好奇、兴奋、承诺,以及一种我要拼尽全力去成功的感觉。”
演讲中,乔教授解释了自己的哲学:身处动荡时刻,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就好比,你拿着一个手电筒,你可以决定手电筒指向哪里。手电筒的光束,就是你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如果你意图不稳定,注意力和意识也会跟着恍惚起来。“恍惚的心智,都是不开心的心智。”而专注的头脑就会平和宁静。
幸好,“手电筒”的控制权最终还在我们手中,只要有意控制,就能变得更专注、更平和、更快乐、更成功。乔教授说:“光照到哪里,就要注意哪里。要把你身体的感觉、自身的情绪和头脑中的故事协调好,让光去照耀那些能够滋养你的事物,而非困扰你的事物,就能让一切大不同。”
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喜欢把注意力聚焦在“对失败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惧”上呢?这其实和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如今的家长,太看重孩子的成功,也太不允许孩子们犯错了……
殊不知,很多时候,犯错的经历更加珍贵,它能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也能让孩子更加勇敢。
别忘了,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从没有失误的成功。永远不失败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躺平。(《现代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