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陶之源与击缶而歌

2023年11月08日

□杨孟冬

商朝,沿袭了夏朝的“五服”制度。

由于黄河经常泛滥,商朝的政治中心不得不四处迁移。所谓“前八后五,不常厥土”,就是对他们频繁迁都的形象写照。

蒲(古地名,今永济市西南),这时候则改了新的名字叫“缶”。

缶,本是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但被用作地名,就很有意思了。

不得不说,这与蒲地的民风民俗有着密切关联——

这里居住的都是舜帝的子孙后裔,他们身上承袭着舜帝时代的土著风情。而制作陶器,则是他们安居乐业的本事。

当年,舜帝带领他们的祖辈在黄河边制陶,“河滨器皆不苦窳”,已经被他们当成了一种从业信条、一种人格坚守。他们不会因为市场走俏,就降低陶器的品质,就背弃道德、丧失良心去欺骗民众。他们始终如一,恪守底线,勤苦耐劳,保持了蒲地人民应有的道德情操,兢兢业业地将制陶技艺传承发展到坚固精良的最佳状态。如此,他们的陶艺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用这些精美耐用的陶艺制品盛黍装谷、汲水藏酒,甚至用它架火烹煮,都会赢得人们的满意和喜爱。因而,由“蒲”变成“缶”,就不是简单的地名更换,而是颇不寻常的事情了。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人们在黄河边制作陶器那繁忙的景象,他们认真虔诚的态度,不正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精益求精吗?我们甚至可以相信,这里的陶器就是当时社会最优质的产品之一。当然,从一个侧面也可看出华夏族摇曳到商朝手工艺的发展状况,更说明了那时候市场经济(物质交换)已经有了萌芽。

缶,一个新的地名,一个小小的斑点,出现在了九州版图上。

历史行进到祖乙时代,已是商朝的第十三代了。这时候,商朝把国都迁到了一个叫“耿”的地方,就是今天濒临黄河的河津市。缶,又一次成了“王畿甸服”之地。

缶地人民的身份,又一次历史性地得到了提高。

国都一环之内,它的地域风情和社会形态,都会得到重视。单就制作陶艺而言,其要求标准和工艺创新应该会有新的命题。当然,这都是我们猜想的事情了。但不用怀疑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他们在创造物质条件的同时,还生发出一些奇思妙想,或者说是在生产劳动中不经意的一个偶然发现,就会触动一时的灵感,碰撞出精神层面的火花来。

——他们发现了,竟然发现了,就是这个缶,能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由是,陶器变成了乐器,“击缶而歌”就诞生了,由物质层面自然地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且看《墨子·三辩》关于“缶”的记述:“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不敢说,当时劳动人民在生产之余载歌载舞用的都是缶地的陶器,仅其精良工艺而论,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它是最受人们青睐的一种特定乐器。

应当说,这里的人民是受历史尊敬的人民,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他们都是华夏族群中最杰出的代表。

如今,当年称作“缶”的地方,就是舜帝故里舜帝村(清朝时称诸冯村,位于今永济市张营镇)。它的西边是黄河,南边是南陶村,北边是北陶村。舜帝遗风,千年承续,依旧焕发着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