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卖”:古人打广告最普遍、最好使的方式

2023年11月23日

□潘玮倩

吆喝,就是“叫卖”,是古人打广告最普遍、最好使的方式。

唐北明、潘勇在其《从“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广告说起——浅谈中国古代广告》的研究文章中写道:“早期的商业活动多是一次性的实物商品的交换,还无需宣传的媒介,多以吆喝吸引众人的注意。”

“口头叫卖与实物陈列广告,是我国最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在古代人们进行交易时,必然要将交换的东西陈列出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商品陈列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这种实物广告形式一直延续至清末。口头叫卖也是最直接的一种广告形式,在《元人小令集》王元鼎所作‘寒食四首’之一中,有‘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的记载。”

通俗一点,布贩子们可能喜欢摇拨浪鼓,卖油的就敲油梆子,耍猴的则必备铜锣。宋代宋祁有句诗写“箫声催暖卖饧天”,饧,同糖,卖糖人的吆喝,人家用箫声来代表糖来了。

宋元时期的都市叫卖,热闹得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说,“五更天时,各门市相继开放,并有入城货卖者,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好一个吟叫百端,让人想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

吴自牧《梦粱录》则透露了一些极其吸引人的“广告词”:“更有叫‘时运来时,买田庄,娶老婆’卖卦者。有在新街融和坊卖卦,名‘桃花三月放’者。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食者,至三更不绝。”

时运来时,买田庄,娶老婆——这叫卖真是深入人心的直白。

当然也有走艺术范的一路。《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回仪卫”条云:“是月(三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佳况。”《梦粱录》卷二“暮春”条则谓暮春时节,百花尽放,“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

如果卖东西,都能营造“幽恨悬生,一时佳况”,那何愁没有一众文学青年、文学中年和文学老年来买单。

古代人打广告,除了吆喝,还有酒旗、幌子、招牌,以及更高级的印刷广告等。(《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