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7日
□姜胜群
中国的冰雪文化历史悠久。各个历史时期文人涉及冰雪的笔墨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些耐人寻味的段落,我们不妨略举一二。
文学家王仁裕在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两篇短文写到冰雕。其一《冰兽赠王公》记载:“杨国忠子弟以奸媚结识朝士,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其二《冰山避暑》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
王仁裕亲身经历了唐末乱世。《开元天宝遗事》以直录和写实笔法,记述了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琐事。在这两篇短文中,杨国忠生活骄奢淫逸——用坚冰雕镂出凤凰、瑞兽造型,系上彩带,放在精致的雕花盘中,送与王公大臣;或把巨大的冰块琢成山,摆在宴会四周,让人顿感清凉,以致不得不带着丝绵衣服赴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里传递荔枝已然尽显皇族的奢侈程度,唐朝的长安不是关东塞北,相比千里传递荔枝,夏天制冰取冰更是难上加难。尤其在炎热的伏天,居然能“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几乎让人难以置信。
唐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在其著作《潜书》中写到京城中有人出售冰雕作品:“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冰雕制作之精美,跃然纸上。后来冰雕作者见众人欣赏自己的作品便报出价格,三斗米即可拿走,却无人购买。一位围观者笑着说:“你有这么好的手艺,为什么不雕金琢玉,制作夏殷周汉古玩,可以保持不坏。这种用冰制作的,没法保存呀!”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工书善画,博览群书,而且很会制作冰灯。其兄傅庚在《冷云斋冰灯诗序》中写:“《冰灯诗》,吾弟青主诗,记冰灯也。弟有寒骨,于世热闹事无问。春侧侧寒,辄立汾河冰上,指挥凌工凿千亩琉璃田,供斋中灯具。”傅山将冰块搬回来,劈、磨、削成龙、虎、猪、羊等各种形态,然后把友人送来的老柳树根凿成浅盆,当作灯座,将冰灯置于其上,点燃灯烛,质朴美观。除了小巧玲珑的盆景类作品,他还有规模较大的作品——一个高约八尺的冰屏,需十几个人用绳子拉着才能立起来,里面灯光若隐若现,观者无不惊奇,称其为“玉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元宵节夜里,傅山举办宴会,邀请亲朋好友聚餐,众人边观赏冰灯,边举杯吟诗。《霜红龛集》中收有傅山的冰灯诗,其中《打冰曲》云:“打冰打过旱西桥,断续冲冲声在宵。龟手莫愁无妙药,郊关历乱酒旗摇。”原来,冬季村民皮肤冻裂,身为名医的傅山便用自己制作的灵丹妙药给村民治疗冻伤,解除痛苦。
纵观王仁裕、唐甄、傅山诗文中的冰雪,我们可以对古代冰雪文化有更深了解。古人除了利用冰雪的特性,将之服务于生产生活,还喜欢用冰雪来讲故事,阐发自己的思想,给后人以启发。(《忻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