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时尚里的靴子和手套

2023年12月19日

□王仁湘

古代藏脚有靴子,是御寒一宝;至迟周汉时期又有了袜子,又称足衣。与这袜子同时出现的就有手套,将手藏入手套,手的御寒问题跟着也就解决了。

古代中国在战国时代就有手套,湖北江陵藤店1号楚墓发掘出土有一双皮手套。皮手套长28.5厘米,五指分开,套口稍长,与现代手套的通常样式非常接近。

古代还有丝绢菱罗缝制的手套,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有出土。墓中随葬的一件九子漆奁里,就装着三副手套。

在新疆地区也曾出土东汉至晋代的织锦手套,如民丰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一副手套上还织有“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字样,长35.5厘米。

在马王堆汉墓中,由于墓中所有的随葬品都登记在简册上,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知道汉代人称手套为“尉”。尉,按《通俗文》说,“火斗曰尉”。火斗就是熨斗,这个尉就是熨,看到这个字就已经有温暖的感觉了。手套取名为尉,与这个火斗关联很大。

手套的名称,显然是晚近出现的。现代南方人俗称手套为“手笼”或“手笼子”,手笼这个名字明代就有。今贵州安顺屯堡明代移民后裔仍用手笼,这是600年前的风尚。手笼又指称一种筒状护手,或称手筒、暖手筒,双手对合筒中,可保暖,但不如手套那样便于执事。

现代使用的手套,有合指和分指式样,也有露指与不露指的区别,这些式样都有不短于2000年的历史传统。当然,手套的历史并不会只有这2000年或3000年,今后应当还能发现更早的证据。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彩陶上,见到彩绘的手形,也许表现的就是手套。在寒冷的大西北,手套的发明年代不会太晚。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