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小说中的道教名山五老峰

——早期永济五老峰重要资料小考

2024年01月17日

▲五老峰一景 (资料图)

□寇永波 郭晓丽

永济虞乡五老峰原名五老山,是北方道教名山,在中国道教早期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乾隆版《虞乡县志》载“五老山以五峰佝偻如老人故名”“中条之山其耸然特出最高且峻者为峰有五,因有偃蹇佝偻之形,故名五老峰”。

(一)

现存早期资料明确为虞乡五老峰的,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中的一段:“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张阳)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坛道山。其西侧石壁千寻,东侧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郭景纯(郭璞)云:世所谓鸯浆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路出北巘,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胜崟,寻葛降深,於东侧连木乃陟百梯方降,岩侧磨锁之迹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

“张阳城”即现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梁古城”。“晋兴泽”俗称“鸭子池”,在《蒲州府志》和《虞乡县志》都有明确标注。其具体位置在今虞乡镇虞乡农场一带,因凫雁(俗名水鸭子)群集而得名“鸭子池”,系中条山诸峪水及周边雨水汇集形成,雨多水满时经王朔村、平壕村、孙常村北流入伍姓湖。

虞乡“鸭子池”南面正对的山正是现在的“五老峰”,《水经注》中“坛道山”的地理位置和相关景观描写与现今“五老峰”景观完全一致,准确无疑。“坛道山”的名字说明这里最初应是道教设坛布道之地,当时的修道求药之人往来不绝。

以前在阅读六朝志人志怪小说时曾看到一篇描写虞乡猎人的小说。近期查阅资料时翻出此篇细读,发现这属于永济虞乡五老峰一千多年前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虽然是六朝志怪小说,但反映了五老峰早期道教活动及相关故事传说,对研究五老峰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二)

这篇文章名为《张可思》,全文如下:

虞乡猎人张可思,多力射,每逐兽入山,经旬不返。因雪中寻鹿,险阻绝远,忽见人迹,践履绝新。可思怪愕久之,即宛其踪,入危僻穷途。迹尽,抵长松,泥雪攀缘,分明历历。可思愈怀惊异,因又登焉。将树顶,乃有傍引大枝,横构岩上,视其人已度焉。可思则随度。宽平显敞,不类山中。俄至洞侧,又径入门,四周石阶,阶下苇帘中,有大石堂。堂内烟火薰灼,烹爨甚鲜。可思诣前,适见自外者负盐一囊,约百许斤,致之厨下,浣裤濯足,因邀可思就火。俄闻磬声,皆曰:“诸真登堂矣。”即遣可思拜谒,可思就昇,见金人玉人在左右,而身长丈余,皆衣鹤氅,仪状严美,声音朗畅,皆谓可思曰:“何由至此旻天?”可思即述其来。遂坐可思于地,遍问人间之事。既而谓可思曰:“尔可记吾短章,传之于代,亦可稍增其寿。词曰‘天清地宁,人独营营。名利奔迫,喜怒交争。思永厥寿,弥丧其身。何不绝欲,端守尔精。’”言讫,谓可思曰:“可速归舍,无滞于此,当有谴责。”可思闻语,便即拜辞。于是命负盐者送出,即寻旧径而归。他日,可思复来,道途乖矣。

译文大意是:虞乡有个名叫张可思的猎人,擅长拉强弓射箭,每次到山里追捕野兽,经常是十多天不回来。一次他在雪地里找寻鹿的踪迹,越过一座座险峻难攀、人迹罕至的山峰,已经到很远的地方了,忽然看到地上有人的脚印,看上去还是刚踩出来的。张可思感到很奇怪,惊愕了好久,于是沿着脚印走上了一条危险荒僻的小路。当足迹消失时,他来到一棵高大的松树下,松树的树枝上有沾着泥雪往上攀登的痕迹,在树下看得清清楚楚。他越发感到奇怪惊异,于是又爬上松树沿着前面的痕迹往上攀登,将要到达树顶时,才看到树干一侧一枝粗大的树杈伸出去,正好横架在山崖上。看样子前面已经有人从此经过了。张可思也跟着走了过去。崖顶上宽敞平整,不同于山里的样子。走了一会儿,他来到一个山洞旁边,又一直走进一扇门里,四周都是石头台阶,台阶下面挂着苇草帘子,帘子里面有一个大石堂。石堂里烟火正旺,厨灶里烹煮的鲜美食物散发出阵阵香味。张可思往前走,正好碰见一个人从外面回来。他背着一大袋盐,大约有百十斤,放在厨房案下,然后去洗裤子洗脚。此人便邀请张可思坐在灶火旁边,一会儿又听到敲磬的声音,许多人一齐喊道:“诸位真人登堂了。”那人便让张可思去拜见真人。张可思走上石堂,看见金人玉人站在真人的左右,真人们有一丈多高,都穿着鹤氅,仪容庄重雅美,声音清朗洪亮。他们都问张可思:“你是怎么到这天上来的?”张可思就把他到来的经过讲述了一番。过了一会儿,真人让张可思坐在地上,每个真人都问了他许多人世间的事情。问完后,他们对张可思说:“你可以记住我们的短诗,把它传给世人,这样可以极大增加人们的寿命。词是:‘天地清静又安宁,独有人们苦钻营。追名逐利不停步,时喜时怒忙拼争。想要长生永不老,现实却是早丧身。何不清心又寡欲,精气永葆长康宁。’”念完后,他们对张可思说:“你应当赶快回家,不要再在此地停留,不然就要受到谴责惩罚了。”可思听后,立刻拜别告辞。真人们又命令背盐的人送他出去。他寻着来时的旧路返回家了。过了一些日子,张可思又来到山里,可是原来的那条路已经完全找不到了!

此篇志怪小说出自于稗海本《搜神记》。该书发现于明代万历年间,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类似,也属于志怪小说一类,作者为商浚,其生卒年不详。据考证,本书根据北魏覃永《搜神记》残卷增补而成,有一定的价值。

(三)

本篇《张可思》文辞古雅,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叙述了虞乡猎人入山的奇遇,故事情节明显有模仿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痕迹:一个渔者,一个猎人;一个向往世外恬静平淡的俗世生活,一个偶遇山间得道真人的点拨,都是偶然进入另外一个理想化的时空,回来后又都找不到曾经的路途,异曲同工。

《张可思》成书时间不可考,文中“传之于代”明显是“传之于世”,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所做的更改,如此,则本篇定型流传最迟也在唐代,从故事叙事风格和文辞看则是典型的六朝志怪小说,所以一般认为是六朝时期的作品,后世应有整理。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是一个分裂无序的时代,政权处于不断更迭之中。频繁的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社会生活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生活陷入极大的困苦之中,以道家思想为主的玄学和“清谈”之风盛行。这时期的本土文化在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交流影响下,相互碰撞融合发展,出现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佛教道教大流行并不断走向繁盛,影响涉及社会各个阶层。

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起源于东汉,在魏晋时期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规模最盛。道教在此时期得到改造,摆脱了原始道教的形态,走向成熟化、定型化的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南北朝时期五老峰的传道活动相当兴盛。《水经注·涑水》中“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正是当时五老峰一带修道士人往来不绝的真实描述。中条山五老峰也被后世道教奉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六朝志怪小说大量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原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有过确切的说明。他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六朝时期,写志怪小说蔚然成风,作者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因此,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经后人辑录而保存至今的仍有三十多种,稗海本《搜神记》相关故事也属于当时创作的遗留。

志怪小说故事一般多是借用现实中的真人真事加以演绎,这也是中国早期小说比较普遍的一个特点,如唐代著名传奇《莺莺传》就是元稹把自己在蒲州普救寺的一段感情经历演绎改编而成。从《张可思》的故事情节来看,他日常打猎的地方就是现今永济虞乡南边的中条山一带。他偶然误入了“真人”修行的洞天,正是现在风景区核心区域五老峰,从小说中的描述来看,应该是今灵峰观大平台这一带,或者是玉柱峰峰顶平台一带。本故事的描述和《水经注·涑水》中“坛道山”的相关修道活动记载可以相互印证。“真人”是道教所说的“修行得道成仙”的人,如永乐宫壁画中最著名的“太乙真人”。从《张可思》中“诸真人”的提法看,“真人”至少是三位以上,这个极有可能是五老峰“五老”传说的最初文字版本形态,只是故事中并未明确说明真人的人数和名称。陪同众“真人”的还有分列两侧的“金人玉人”,应该尚未“得道成仙”。

(四)

文中有几处很有趣且引人深思:

一是真人们自称“何由至此旻天”。既然是“旻天”,应当是“真人”们脱离俗世的上界天宫,小说中人物形象描述“身长丈余,皆衣鹤氅,仪状严美,声音朗畅”,明显是神仙装束,但其所处的洞天却更像是俗世修行者为求道修行、远离嘈杂社会、在“险阻绝远”的深山老林中开辟的一处道场和隐居之地。“四周石阶、阶下苇帘中有大石堂,堂内烟火薰灼,烹爨甚鲜”的描述,和世俗中百姓生活的人间烟火并无二致,“真人”的修行也需要各种物质生活保障,饮食起居尚未完全脱离俗世形态。这些应该是道教早期的真实反映,可以说明南北朝时期五老峰是一处非常著名的道场,民间多有该道场的相关传说故事,所以本篇以此为背景进行构思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一个方面。小说中的描述似仙非仙、似人非人,好像是介于人间和天上的一个过渡时空,既规避世间的动荡纷乱艰辛,又能衣食无忧,理想化的时空令人遐想无限。

二是张可思在洞内碰见一位“负盐”者,即“旻天”厨房的采购运输人员,一次搬运一大袋盐,“约百许斤”。从故事的描述看,负盐者“置之厨下”,显然还是饮食所用,采购如此多的盐,整个洞天内的道人应在百十人以上。“负盐者”采购也很艰辛,从山外市场购置后,长途运输,再入山攀缘到达“洞天”,“置之厨下”后就去“浣裤濯足”,可见路途辛苦。当时能够一次采购如此多的食盐也要有相当的条件和能力,古代盐业实行严格的官方垄断制度,虞乡与当时的中原产盐地“河东盐池”距离不过一百里路,这些“修行者”可去产地直接采购大量食盐再运输回来。一次采购如此多的盐,非一般富贵之家所能为,只有六朝时期的豪门巨族才可能有此能力,可见洞中修行的“真人”们神通广大,这更像是对当时士族大家修道者的影射。

三是众真人“遍问人间之事”,很关注人间黎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并开出“济世良方”,要求张可思将他们的短诗传之于世,表示三十二字真言可增世人寿命。这三十二字真言和道家核心思想一脉相承,即要求人们不要过度追逐满足于各种物质名利欲望来“思永厥寿”,被物欲名利控制最终是“弥丧其身”,要淡泊名利,重视个人身心健康,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鹿谐音“禄”,自古就是富贵利禄的象征。小说中猎人“雪中寻鹿”是对当时世人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下仍不懈追求功名利禄的暗喻,通过对猎人的点拨告诫,希望人们能够返璞归真,延年益寿。这对我们现实生活仍有很大借鉴意义。

六朝小说《张可思》为五老峰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些早期资料。期待有更多学者关注,做更深入的研究,为发掘弘扬中条山道教文化、丰富永济五老峰历史文化内涵、创建国家5A级景区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