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4日
◀智慧课堂让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运师附小智慧课堂小组教学
课堂从“教师的讲台”到“学生的舞台”,教室从“讲堂”到“学堂”,教师从“演员”到“导演”,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是近年来运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敏学智慧课堂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运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坚持“素养为导向、学生为中心、探究为主线、数据为支撑”原则,把学生借助微课学习环节调整到课前,把学生答疑解惑和巩固拓展环节调整到课中,引导学生运用云平台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在“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的翻转课堂实验基础上,探索出“三段九环节”小学敏学智慧课堂新模式。
从被动学到主动学
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近年来,孩子变化最明显的是自学能力变强了。课前通过平板电脑看微课预习,遇到一知半解的问题或者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就去查找资料。”该校六年级学生家长何翠霞欣喜地告诉记者,“此外,学校采用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孩子有了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学会合作,懂得分享。”
通过小小的平板电脑,老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并及时给予指导,大大减轻了家长课后辅导的压力。对此,何翠霞深有感触。
敏学智慧课堂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云服务的互动学习方式。它将传统课堂“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转变为“课外学习+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外使用平板电脑观看视频,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讨论完成练习,呈现出“强化自主学习、增加课堂互动、精准掌握学情、减少重复讲解、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独特优势。
据该校教研室主任刘彩俊介绍,该校智慧教学始于2021年,最初只有一个年级两个实验班,后来推广到3个年级6个实验班,再到现在的3至6年级全部推开,内容也从最初的仅应用于数学教学,逐渐扩展到语文、英语等课程。
教学准备上,教师要编制课前自主学习单、课中发展学习单、基于学情的课时教案,选定课前助学微课、课中拓展视频。课前自主学习时,教师给学生推送自主学习单和微课;课中交流研讨时,教师给学生推送发展学习单;课后巩固反思时,教师给学生推送知识体系建构任务和分类定量作业。
从单向灌输到合作探究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进运师附小智慧教育课堂,孩子们三五结合,积极讨论,气氛格外热烈。
如果说课前是学生学习的输入阶段,那么课中环节就是输出阶段。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对课本有了初步认识,这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再次巩固提升学生的自学成果。教师通过抽签选组的方法,确定展示分享人员,选定小组所有学生上台,由一名学生主讲分享学习的成果,小组其他成员补充完善,台下同学们可以提出疑问让该小组解答,同时该小组还可以提出本小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求同学们帮助解答。这个环节,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重点指导学生分享成果,引导台上台下学生有序探讨问题,建构起学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
“智慧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工具的改变,更多的是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刘彩俊说,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让学的过程更加生动、高效,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
采访中,该校五年级学生张傲哲表示,用平板学习不但能调动他的学习兴趣,而且非常高效。六年级学生张涵清则表示,使用平板学习最让她满意的是改错题比较方便。学生陈依熙的感受是小组讨论让她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问题更自信了。
该校校长刘俊杰告诉记者,小组教学让学习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合作探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总结、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1.0到3.0迭代学习单
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在该校教研室,各个科目的自主学习单被一一整理归档。从1.0到2.0,再到现在的3.0版,学习单的迭代升级,见证了该校教师团队坚持教研不断打磨改进的过程。
“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老师主动跳出舒适圈,在长时间的讨论、修改中,让思想不断碰撞,让学习单与学生达成共鸣,更科学有效地拓宽孩子的视野。”副校长杨文娟说,前期,自主学习单的设计对每个老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习单围绕本课时学科核心知识,编排相关知识点和导引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全方位、整体性感知核心知识,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核心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对学习单的科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解九川告诉记者,现在使用的3.0版自主学习单,内容不仅紧扣教材知识点,而且加强了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能切实感觉到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也更加活跃。
刘俊杰表示,敏学智慧课堂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共同设计者、指导拓展者、成长引路者和组织激励者。未来,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面向新时代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记者 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