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文的眼光打量山水

2024年03月14日

写景诗情画意,突出衬托文化价值。面对九寨秀水,憨仲老师诗情大发:“气吞山河、横扫一切、威武霸气的诺日朗瀑布;出没悬崖、跌宕跳跃、身手不凡的树正瀑布;神奇玄妙、波光粼粼、寒气逼人的珍珠滩瀑布;花絮飞舞、倔强固执、与众不同的箭竹海瀑布;飞流直下、险峻高拔、一瀑三叠的熊猫海瀑布。”把性情别异的瀑布异彩纷呈的特点描绘得活灵活现。

憨仲老师在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蓬莱仙境,欣赏着蓬莱阁、合海亭、三清殿、苏公祠,想象着老子紫气东来、庄子御风而行、八仙过海的神话和秦始皇求取灵丹妙药时的景象,赞叹着民族英雄戚继光“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的豪迈气概,他激情澎湃:“窃以为,蓬莱阁不是一处风景。它是一轴画卷,一轴摊铺在渤黄海域的奇异画面,海市蜃楼是它的一角笔墨;又是一曲乐章,一曲波澜壮阔的海天交响,高阁凌空就是它的一个音符;还是一章辞赋,一章气势磅礴的散体大赋,始皇求仙就是它的一段乐章;更是一部史书,一部玄妙瑰丽的神仙史册,八仙过海就是它的一个页面。”

胸藏文史地理,让山水行更加厚重。憨仲老师明明要去观大足石刻,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驼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等,却依次走进了他的胸怀;欲观道教殿堂三星庙,他先跟着老子足迹去了其家乡鹿邑、孔子问礼的亳州、供职过的东周洛邑、骑牛西行的函谷关、传经布道的楼观台,心里重游了大同真武庙、“上清宗坛”茅山、泉州清源山、青城山上清宫、成都青羊宫、崂山太清宫、泰山东岳庙……其游历之丰富可见一斑。

在游览青海茶卡时,憨仲老师面对清凌凌的茶卡盐湖、白花花的盐海和独具匠心的盐雕,陶醉于美妙风景,沉醉于历史海洋,心醉于神话传说。他感叹于盐的战略价值,齐国煮海为盐并实行专卖制度,造就了国富兵强,一举称霸春秋、位列战国七雄,盐的功劳可谓大矣;他震撼于盐雕群的气势恢宏、摄人心魄,由衷赞叹它们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关于盐的成语,他一口气写出骏骨牵盐、盐梅相成、朝齑暮盐、米盐博辩、盐梅之寄、盐香风色等近百则。浓浓的烟火气摇曳着苍茫的历史感,也糅合着雅致的文化韵,文章的情调和味道、文字的魅力和张力无与伦比。

笔法先扬后抑,凸显感悟更加深刻。憨仲老师经常采用先扬后抑的笔法,巨大的落差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

他去张掖观七彩丹霞,用豪华的笔墨描绘其美轮美奂的风姿,用瑰丽的想象为彩色的石头赋予美妙传说。正当读者陶醉于“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女娲补天斗妖魔,神话丹霞添七彩”的绝美佳色时,他却道:“眼前这些花花绿绿的色彩,只会令我眼花缭乱,对我的生命却没有丝毫的意义。七彩丹霞,只不过是小屁孩的信笔涂鸦而已,看与不看,就那么回事。”

放下精神重荷,轻松幽默顿悟人生。人生一定要很沉重吗?以玩笑的心态处置一下不好吗?在游览完丹噶尔古城,憨仲老师触景生情,恍然明白了“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的真谛。他笔墨轻松:“丹噶尔古城,我身后稍纵即逝的昙花模样……除了那碗美味可口的酿皮外,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来了,我走了,天上的云彩一般,谁也不会记得有个叫憨仲的小子,曾经在大什字街的卫生间痛快了一泡呢?”看似轻松自嘲、诙谐幽默,实则彻悟人生、举重若轻,对沧桑的历史进行了非同一般的解构和反思。

无论是地位显赫的权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把好当下,活好自己,不负岁月,活出精彩,就是在书写历史、砌筑世界。

心融湖光山色,在天地间汲取力量。伫立于圣洁的羊卓雍措,憨仲老师一扫26年心头的昏灰、精神的低迷,变得清澈明丽起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犹如跌跌撞撞、起起伏伏的生命历程,哪里会有一帆风顺的呢?会晤羊湖,不但是他人生的一抹精彩,还是重新认识生活的一剂良药,让他明白了“长袖善舞,多钱能贾,漫炫附魂之伎俩;孤槎济川,只骑解围,才是出格之奇伟”。低谷处能够涅槃重生,才是个体生命的最大赢家。

迈步于武隆天坑,杖头一下下击打着坚硬的石面,发出清脆声响的同时,也见证着憨仲老师内心的刚毅与顽强。只有置身谷底,才明白什么叫气势磅礴,什么叫瑰丽壮观,才能去体味人生,反思生命的价值所在。漫步于鸣沙山,憨仲老师感悟到:沙漠并非是死寂的代名词,而是人们在面对绝望时的执着与顽强,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一阵悦耳动听的驼铃声传来,他清晰看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伟大壮举、“飞将军”李广的雄心豪情,看到了那些吟唱出《从军行》《出塞》《凉州词》的王氏精英。

秉持文以载道,饱含浓浓家国情怀。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周村,是憨仲老师的家乡,他漫步大街,颇为自豪,详尽描绘着曾经的繁华和今日的盛况,把这座“活着的博物馆”介绍给广大读者。他感慨道:“家乡人有着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每每走在家乡的石板街,俨然踏在历史的琴弦上,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的音律在萦绕。那种缠绵温柔的感觉,似乎还挟带着母亲的体温。”

他到潼关寻古,“遇到”了一代廉吏焦云龙,这位老乡凡到任之处,教民致力开荒疏河、耕稼养蚕,以兴农为本;设育婴堂,创利民事业;提倡教育,兴办塾学,重修县志。光绪年间,关中连年遭灾,百姓朝不保夕,他敢冒风险,开仓施赈,使饥民得救。积劳成疾的焦云龙病逝后,户号巷泣,外地百姓也赶来哭吊。焦云龙居官28年,身无遗物,治丧无着,众人聚资棺殓治丧。憨仲老师由衷赞叹:“当人们用异样目光看待旧官吏的时候,焦公身上却镌刻着一个大大的‘清’字,这般洁白的身影永存天地,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憨仲老师在《“文章的写法”之乱弹》里强调:“好文章要具有诗意性、哲思性、生命力。”在《“游记散文”之我说》里提出:“旅游是一种精神享受,‘游’是门学问,要‘游’出水平,‘游’出乐趣。写游记文章和写其他文章一样,不仅仅是单纯的‘记’,还要有诗意、哲思和生命力,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能把自己的意识传递给别人,使其受到感染与启发。”《杖行天下》里的每篇文章,正是他关于散文特别是旅游散文理论的精彩实践。

读这样的文章,因为它诗情画意,天下美景便栩栩如生在眼前;读这样的文章,因为它充满哲思,人行走天地间便活得踏实与通透;读这样的文章,因为它富有生命力,便给予了我们多维度的精神力量。

□卫文英

憨仲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东方散文》杂志总编,著有文学专著20余部,尤以文化散文、乡土散文、游记散文见长。他虽身有残疾,却健行万里路,饱览祖国风景名胜,写下《杖行天下》(团结出版社)三部曲。真不知道,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憨仲老师是如何游遍天下的,又是如何文思泉涌、笔力雄健地形成几十万文字的?

认真拜读完上中下3册《杖行天下》,深感憨仲老师的游记散文独具特色,属于他的风格和气派给山水增加了人文的厚度、深度、温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