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借书藏书

2024年04月03日

□金满楼

古代印书不易,得书亦难,即便能够买到,书价也非一般寒门士子所能承受。因此,向人借书在古代乃常有之事。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书与藏书便有了许多故事,甚至催生了一种文化。

借书——“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总结的一句至理名言,至今仍不过时。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借人之书,还必有期,期限将至,难免心怀惴惴,“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此类心理,袁枚的描述堪称精妙。

从借书到藏书的经历中,袁枚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读书人穷苦之时,对小心翼翼、好不容易才借来的书总是格外珍惜,于是极为用心,如此反而获益良多;相反,如果书是自己的,没有了紧迫感,往往将书束之高阁,还自我安慰说待来日再读,可一旦时过境迁,年老力衰,很多书却始终未读。

得书不易,借书反而成了好学的催化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幼时家贫,“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藏书——书积如山的烦恼

对于读书、爱书人而言,坐拥书城、饱览群书是他们一生的梦想,而梦想一旦实现,也会带来意外的烦恼。由于好书不易得,加上担心借书人借而不还或有损毁丢失之虞,一些藏书家往往不将好书轻易示人或者干脆就拒绝外借。

客观地说,藏书家的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毕竟图书一旦出借,各种风险确实难免,如明末清初藏书家曹溶所言:“书既出门,舟车道路,摇摇莫定,或僮仆狼藉,或水火告灾,时出意料之外。不借未可尽非。”为了不让外人知道自己的珍贵书籍,一些藏书家可谓绞尽脑汁,他们甚至连藏书目录也不载入。与曹溶同时期的钱谦益,据说他的绛云楼藏书丰厚,孤本很多,但他的书目有意不录珍贵之书。后来绛云楼失火,连书名都没有保存下来。有人惋惜说,如果绛云楼的秘籍珍本能借出去,或许还能多留几本,“可见书有因借而存者,不借反而损毁者”。(《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