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志愿者”

2024年05月17日

□户力平

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孔子和孟子便倡导“仁爱”和“仁术”,而墨子则主张“兼爱”,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乐书论》更是明确倡导:“闻征音,使人乐善而好施”。由此,历代将“乐善好施”“公义当先”“仁爱为民”视为一种美德,受到广泛推崇。尤其是在大灾大难之时,以扶危济困、安老救孤、赈灾施医之援助,践行慈善、仁义之厚德,史籍中便记载了许多历代“志愿者”的善举。

我国古代多将“志愿者”称为“善者”“善人”“仁者”“侠士”“义士”,而近现代一般称“慈善家”“义工”“志愿者”等。古今对于“志愿者”的称呼虽有不同,其精神内涵却是一致的。

“善者”是对品行善良,乐于行善、施善之人的尊称,俗称“善人”“大善人”。善者多施善于乡里民间的贫者、弱者、残疾者,或在灾难发生时赈灾救济,也有出资修桥、筑路、掘井及建庙宇者。

“仁者”源自儒家观念,是对品德高尚、积德行善之人的尊称。孟子曰:“仁者爱人。”即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历代各阶层“仁者”颇多。

“侠士”指义薄云天之人,勇于救难助困、济贫赈灾之士。“侠”,即兼爱天下,惩恶扬善。“士”,即仁爱世人,舍生取义。

“义士”指守义不苟或品行超凡、乐于出财布施、慷慨乐助的人。清代翟灏《通俗编·释道》释汉《曹全碑》碑文曰:“义士盖但出财之人。今人出财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义字皆改为信。”

“慈善家”是近现代对热心公益,经常参与慈善活动,并有突出贡献的人的尊称。他们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个人资源与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分享,且受到广泛赞誉。

“义工”,是对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或群体的称谓。多义务服务于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