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税制”助力绘就生态画卷

2024年05月20日

▲盐湖税务系统工作人员深入山焦盐化宣传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景斌 摄

□记者 景斌

“企业在转型初期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精细辅导,让我们获益匪浅。2023年以来,我们已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减免630余万元,这些政策为企业带来资金‘活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向绿而行’的信心和动力。”近日,提起税务部门的工作,山焦盐化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国红感慨地说。

山焦盐化之所以获得国家绿色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源于企业坚决执行“退盐还湖、还湖于民”的“绿色行为”。这一“绿色行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佐证。

首先,该公司积极参与运城市委、市政府主导的盐湖保护利用工作。截至目前,该公司净化湖面2900余公亩,打捞青苔等杂质20余吨,整修了盐湖内各条支路路面,恢复加固了破损畦田,为推动盐湖保护利用工作贡献了盐化力量。

其次是加快推动生产工艺绿色制造和产品绿色转型发展,积蓄企业转型新动能。2023年,利用税费优惠政策带来的资金“活水”,山焦盐化完成64项研发项目,申请35项专利,获得10项专利授权。在化工产品方面,完成了纳米硫酸钡改性研究的中试环节,攻克了透明粉在特定行业实现稳定白度的行业难题。在日化产品方面,“奇强”品牌25款洗涤产品荣获国家“绿色设计产品”认定,部分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奇强产品质量广受好评。

总而言之,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油”。山焦盐化在贯彻落实“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充分证明,企业“向绿而行”也终将会在“绿色税制”的支持下,实现“因绿兴企”。

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我市税务系统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充分释放绿色税制的激励引导作用,聚焦生态环保企业发展实际,主动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管家式”“全流程”问解帮办服务,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蓄力赋能,助力绘就河东“绿水青山”新画卷。

当然,不只山焦盐化享受到了“绿色税制”的红利。

入夏之后,盐湖岸畔山青水绿、草木葱郁,一片生机勃勃之景。走进正在加快建设的七彩盐湖景区,这里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作为运城盐湖生态治理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七彩盐湖景区全面提升改造项目占地160余亩,总投资约1.8亿元,包含黑泥康养生态体验馆、“五步产盐”体验区、科普区、儿童游乐区等14个功能区域,建设内容包括康养城内部设施更新、外立面改造、南侧餐厅打造,以及景区路面改造、停车场改造、环道建设、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提档升级等。目前,该工程已接近尾声,不日将开门迎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七彩盐湖景区全面提升改造项目,坚持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进先进的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使出水各项指标满足相关水质要求,处理后的污水可实现综合利用,真正做到“零排放”“零污染”。

这是七彩盐湖景区“主动治污”的生动实践,而促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正是环境保护税之“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激励作用。

“这里要为运城税务部门竖个大拇指。在工作中,税务部门专门选派业务骨干与我们全程联系对接,‘一对一’详细辅导我们办理发票申领、纳税申报、优惠政策享受等涉税业务,帮助我们及时解决涉税难题。”七彩盐湖景区全面提升改造项目有关负责人说。

为何这些企业都要点赞运城税务系统呢?这从盐湖区税务局东城税务所获得“2023年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优秀单位”荣誉,便可找到答案。

2023年以来,在省、市税务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盐湖区税务局大力开展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聚焦党建引领、依法治税、税费服务、矛盾化解、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税务所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基层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涉税矛盾不出所,纳税服务零距离。盐湖区税务局东城税务所主动融入地方治理体系,搭建“税务所-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架构,设置党群服务中心网格点,同东城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建立涉税争议多元预防调解机制,在便民服务窗口联合办事,为居民提供涉税事项一键式办结、涉税需求一站式响应,不断扩大基层共治“朋友圈”,推动税收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的转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盐湖区税务局局长高斌介绍,5年前,该局的环保税和水资源税能收689万元,而去年只有349万元,虽然税收减少了,但是可以欣喜地看到,盐湖周边企业正在向绿发展。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该局将充分用好绿色税制,细化落实“退盐还湖”税收工作举措,成立“守护盐湖”工作专班,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税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为盐湖保护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同时,扎实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税费治理服务效能,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