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民歌,一方水土一方精神

2024年05月25日

演出剧照(摄于1990年)

▲郝银奎参加《万荣民歌》录制

□郭澄

有人的地方就有声,有声的地方就有调,人们通过不同的声调,表现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由此,地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带有地域特色、劳动特色、生活特色、情感特色的曲调应运而生,再加上丰富的语言表达,形成了地域色彩十分明显的歌曲——民歌。在万荣,就生长着这样一朵充满激情、香气四溢、惹人留恋的小花——万荣民歌。

(一)

20世纪50年代初,万荣县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成。万荣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众多,被称为文化县。万荣民歌,既没有陕北民歌高八度的大情大爱,没有内蒙古民歌的辽阔悠长,也没有新疆、西藏民歌的欢快活泼。它只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忧解困时哼唱的一种小调,基本上逢年过节及闹社表演火划旱船、跑纸马、舞龙舞狮、打花鼓、踩高跷等节目时,才有专人在旁边吟唱民歌助兴。只有黄河岸边拉纤摆渡,在汹涌澎湃的浪涛声中鼓劲加油时,才会有高亢嘹亮的唱段。它以特有的方式、不屈的韧性,在民间代代传唱,也是这方土地上人们性格的写照。

1979年,当时的运城地区行署文化局根据省文化厅安排,举办首届民歌、民舞、民乐调演。为真正办好这次活动,时任万荣县文化馆馆长畅明生、戏曲组的郭弘礼、民间音乐爱好者郝银奎等人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黄河岸边,搜集整理万荣县民歌。为了搜集保护好这些民间文化,他们进行了分工:畅明生主要整理花鼓曲牌,郭弘礼搜集整理当时宝鼎公社黄河岸边的船歌,郝银奎搜集整理民间小调。

他们冒着酷暑,骑着自行车,自带干粮,挨村跑、挨家访……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共收集《自本熬活》《回娘家》《纺棉花》《烙油馍》《打秋千》《对花》等30余首民歌和30多个红白喜事唢呐曲牌。

1979年9月,在首届“三民”(民歌、民舞、民乐)调演上,经过重新编排,以田金川老先生腰鼓为主、胸鼓和多鼓配合、十多名姑娘伴舞的万荣花鼓参加表演,取得了好成绩。演出结束后,节目又在万荣县大礼堂作了汇报表演,并增加男女声对唱《自本熬活》,女声小合唱《打秋千》等。至此,采风搜集到的二三十首民歌和唢呐曲牌正式油印成册,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搜集民歌也成了文化馆音乐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首届“三民”调演活动使民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而且使一批经典作品得到很大升华。

(二)

1985年,运城地区行署文化局组织第二届“三民”调演,万荣县参演的节目是根据郭弘礼在宝鼎公社搜集整理的《宝鼎船歌》。这是一首根据黄河船工在拉纤中与风浪搏斗、风平浪静、拉纤摆渡艰难前行等不同场景所喊号子创作的、无伴奏男声小合唱。由于各个地域的水情不同,《宝鼎船歌》也和其他船歌、号子有所区别。据郭弘礼说,1979年收集时,曾经的船工只剩下一位了。为了把宝鼎渡口的船工号子收集完整,他在原宝鼎公社寨子村住了四五天。《宝鼎船歌》首次参加“三民”调演,演唱人员由王克勤、龙文选、张旭光、畅舒、秦雨生、龙忠东等人组成,城镇中学音乐老师王敬民担任领唱。

随后几年,《宝鼎船歌》又被改编为舞蹈参加地区“三民”调演,除王敬民、王国暄、吴典国、畅舒等,在万荣中学上学的畅军等同学也参加了演出。这次演出不是站立不动的小合唱,而是边唱边舞的表演唱,由王敬民编舞并领唱。

一位哲人曾说过:建筑是艺术的凝固,艺术是生活的流动。民歌何尝不是历朝历代祖祖辈辈生活状态的一种流动呢?它有曾经的爱情故事,有曾经的日思夜想,有曾经的酸甜苦辣,更有曾经人们的油盐酱醋。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变化,它也不断升华着。

1990年10月,山西省文化厅举办民间音乐舞蹈大奖赛,万荣县文化馆新任馆长姜英杰,特邀运城地区群艺馆音乐老师孟凤茹、地区文工团郝宗谦,在原曲基础上对男声小合唱《宝鼎船歌》进行了改编,合唱团中增加了万荣中学黄沛舜等几名中学生。文化馆解孟虎、城镇中学赵笃宏两位老师作词,龙文选根据万荣县民歌《烙油馍》《回娘家》《纺棉花》《自本熬活》等歌曲的音乐特点,创作的男女声二对唱《光棍与寡妇》参加了比赛。《光棍与寡妇》这首民歌讲述了主人公冲破封建思想、结为夫妻的爱情故事,荣获创作二等奖、演唱三等奖。这次创作、改编演出,把万荣县民歌的搜集整理和表演推向了高潮,为万荣县民歌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当基层民间音乐工作者信心满满全力以赴准备大干时,随着改革开放,年轻人喜好的流行歌曲大量涌入覆盖社会各个角落,本土文化受到冲击。民歌也因地域特色重、方言难以听懂、受众面窄等问题,退出了大众舞台。因为不入流、不正规,大部分基层音乐工作者和年轻人也就不再重视它了,只有个别人仍在默默地对它进行着研究、搜集、传承……

(三)

进入新世纪后,阿宝、王向荣、王二妮等陕北民间歌手和蒙古族民歌中的“呼麦”“长调”等亮相央视《星光大道》,以其充满激情的演唱风格和原始嗓音征服了乐坛。他们的作品包括《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走西口》《那是一个谁》《半个月亮爬上来》《套马杆》《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全国又一次掀起了民歌潮,各种大型晚会上都会有一两个民歌高手,为活动增添了别样色彩。

2020年,万荣县文化馆以畅晓红为首的一班人,重新燃起了保护、传承万荣民歌之情。由当时的副馆长吴震、吴希娟牵头,首先搜集挖掘即将遗失的原民歌资料,然后又组织原收集人郭弘礼、郝银奎和民歌爱好者王一匡、薛义侠、李有宝等人,对其进行认真整理校对。最后,在万荣县文联原主席张旭光、现任万荣县文化馆副馆长吴震编辑下,一本铅印的《万荣民歌选》热乎乎地出炉了,20世纪70年代末收集油印的40多首万荣民歌得以很好保存。

2023年11月,他们又邀请万荣县视频制作技术高、摄影设备先进的贾智,以及原收集人郝银奎等,在文化馆副馆长李晓达参与下拍摄视频,录制了10多首民歌,并通过录制访谈节目的形式,讲述了万荣民歌的历史渊源和万荣民歌的特点。这种以影视技术保护万荣民歌的方法,使万荣民歌更形象化、具象化了。

2024年5月,在万荣县级非遗文化项目和非遗文化传承人申报审批中,吴重阳、孙一惠、贾盼等几位年轻、专业的音乐老师成为万荣民歌传承人,为万荣民歌今后的传承打下了坚实基础,万荣民歌在发展中得到提升和充实。人们相信,在这班人的努力和付出,万荣民歌这朵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小花,一定会越开越艳、越长越繁,世世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