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度青年”的 “45度人生”

2024年05月25日

□杨颖琦

继“小镇做题家”“当代孔乙己”“佛系少年(少女)”等网络热词被年轻人频繁用于“自嘲”、用来表达自身状态之后,“45度青年”“45度人生”也成为年轻人描述自己“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尴尬境遇的热词。达不到目标状态,又不甘心就此“摆烂”,在种种纠结情绪下,只能处在0度“躺平”和90度“内卷”之间的“折中状态”,达成属于自己的自洽。

《山月记》里有一句内心独白恰好能说明这种状态:“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不愿意融入凡俗法则,可又没有勇气彻底遗世独立;无心参与没完没了的内卷,但又不甘于和“躺平者”为伍。这种“45度人生”,恰巧就来源于两种矛盾之间、两股冲突之间的张力。

面对当下社会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的学业、工作、生活等压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涉世未深时都会有不知所措的时候。以为可以走的路突然不能走下去,以为对的事突然被告知是一场错误,在这种状态下的迷茫、无奈、焦虑和不甘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情绪合集。另一方面,这些年轻人也正在经历“人生四分之一危机”,它描述的是一种“被各种可能性包围却不确定自己人生方向”的状态,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完成自洽。所以,不能将“45度人生”简单地视为一种消极的人生状态。

夹角前是迷茫,夹角中是彷徨,夹角之后是成长。向后的“45度人生”或许充满困惑和迷茫,但只要转个身,向前的“45度人生”也可以是重新出发的姿态。从这个角度来看,选择“45度人生”既是一种平衡,也是一种蓄势待发。“45度”是蹲踞式起跑的姿势,也是人蓄势待发、奋起追梦的缓冲。扩展人生,其实并不一定要马不停蹄地埋头向前冲,偶尔也需要停下来整理一下自己,找准个人“蓄力点”。或许只有客观面对自己的能力和欲望,才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内心世界的秩序。

45度也是直角的一半,同样,“45度人生”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它既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一躺了之”,而是在复杂环境中理性地认识自我、探索世界,是一种刚好平衡的人生状态。同时,也像是“弯下腰”,俯身倾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点”。

“45度人生”中隐含的迷茫也好、自卑也罢,皆是因为年轻人对人生、未来怀着无限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内心还留有锐意进取的热情与积极。直面自己的脆弱,肯定自我的价值,做好冲刺前的准备,才不枉人生在世的冒险与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