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姐姐

2024年06月11日

□姚振平

前几天,住在县城的姐姐打电话让我下楼到小区门口:原来是姐姐让哥哥给我们一家送她包的粽子来了。

望着哥哥远去的背影,提着沉甸甸的散发着清香的粽子,我不由得思绪万千……

每年端午节,姐姐总是精心挑选米、粽叶和红枣,自己动手包粽子。我曾经问姐姐:“您为什么不购买现成的,这多省事呀?”姐姐笑着说:“你说我包的和市场买的哪个好吃?”我回答:“当然是姐姐包的粽子好吃,又大又实在。”

这一点也不是客套话,因为姐姐包粽子有几十年历史了,早已游刃有余。这还得从母亲说起。

小时候过端午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母亲总会包粽子给全家人吃。姐姐是个细心人,吃苦耐劳。母亲包粽子的时候,她总是一边看,一边留意每个细节。接着,她就开始学着包起来。刚开始,不是馅放得多少不合适,就是包的粽子样子太“丑”,但她不甘失败,总会向母亲虚心请教。母亲看她挺有耐心,就手把手教她,把技巧和方法一五一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她。

光说不练不行,性格开朗的姐姐肯吃苦,不甘落后,无论干什么,都要干出个子丑寅卯来。粽子包不好,就一直包,缠着母亲不放,请求指点迷津。熟能生巧,就这样,经过多次实践和揣摩,她把母亲包粽子的真经取回来了。她制作的三角粽子棱角分明,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甜滋滋的,真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在我们看来,一点也不亚于市面上买到的粽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母亲总在街坊邻居面前,夸赞她的女儿能干。

后来母亲去世了,每逢端午节,姐姐仍然会保持这一习惯:亲手包粽子。她说,一是为了纪念母亲,二是为了让一家人过好端午节。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姐姐包粽子的习惯雷打不动。她说,端午节是民间传统节日,现在国家还规定了法定假期,就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屈原,发扬、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姐姐对我们最好,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忘不了让我们品尝。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姐姐给我们送粽子,那不只是她的一片爱心,还是她的一片真情,更是她的一种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