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白塔寺塔(资料图)
□祁世坤
寺者,白塔寺也;泉者,凉水泉也。笔者说的是永济韩阳镇祁家村东山上的佛寺和山泉,寺早已不存,泉也已枯干。然这不是天灾,而是人之所为的结果。
(一)
白塔寺位于中条山深处。该寺的白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塔后东南为寺院,在距塔半里处的山坪地面。寺院原有山门朝西,东边的高崖下有三面窑洞,是僧人的起居之所。在坪地西南方位,有一佛殿,殿门朝南,殿内有六棱青石雕刻的石柱支撑。殿内供有十八罗汉,造型逼真,神态各异。20世纪50年代之初,佛殿被拆毁。唯有佛殿东北方向尚存“和尚坟地”,是当年埋葬僧人的地方。
白塔寺南有一山丘,笔者的先辈曾经在这里垦荒,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作,垦出了一架山坡梯田。记得7岁左右,笔者和堂兄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冬日,下山路经佛寺进了殿门,满目罗汉形体各异,有大肚慈面的,也有金刚怒目的,不敢久看。1950年,佛殿被拆掉了,拆下的木料等物和两个石柱被运下山,盖了村里的舞台和学校。虽然只有那一次进佛殿,但给我的印象太深,至今回忆起来都历历在目。
凉水泉,是一汪水质清洌的山泉,位于佛寺南的沟畔,距离也就百十步远。笔者认为,佛寺建于此处,一定是先有了这一汪山泉池水。山民种地吃水也是靠它,尽管还走半里多“担水路”,但是乐此不疲。然而这一汪山泉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被人为毁弃了。
(二)
中条山在永济韩阳一带是南北走向。白塔寺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栖岩寺之南。据《大清统一志》卷载:栖岩寺“在永济县(指原蒲州城)东25里中条山北,后周建德中建,初名灵居(寺),隋仁寿改今额(栖岩),明洪武初并白塔寺入焉”。栖岩寺历史上亦为禅林经济,僧侣庄园,佛家有着自己的山野林田。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六月《栖岩寺四至记》碑载:“敕建,仁寿元年,建舍利塔,命寺主僧明达禅师定其边界,四至周围,约二十余里,南至阿奴谷底,分水为界,西至谷口过路,北至新罗岭,东至鹞子岭东凹底。”这里的东西方向是说从山脚到山顶,北至的新罗岭,该是娥皇女英的二妃坛岗坪,南至的阿奴谷底,想是白塔寺以南山沟。明初被并入栖岩寺区域的白塔寺,当是纳入了这僧侣庄园,于是也就提升了其地位。
栖岩寺塔和白塔寺塔,都是五层浮屠,南北耸峙在中条山巅,中间相距五六里地,显然是这两处佛寺的各自标志。如上所述,明朝洪武初,白塔寺并入栖岩寺。洪武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那时已经有了该寺,而塔就是后建的了。史载白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距离洪武开国的1368年,已经有160余年。
最早这寺叫什么,已经无从考证,而后有塔,寺以塔得名。白塔建立在高峰之巅,塔后东南半里一路平直即至佛寺。为什么叫它白塔?因为所用建材是青砖,当年在山上就地取土烧制,这塔经风雨漫漶,岁月沧桑,在朝日和夕阳照射下,几近灰白。这塔为砖砌五级密檐式,塔基平面方形,边长3.3米。塔身空心,高10余米,一层有圆形拱门可入,内室狭小,约1.5米见方,二三四层均有砖砌拱门。这塔被列入运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东山口处有“祁家白塔”碑座标记。
白塔寺在一方圆10余亩面积的坪地上,东边是数丈高的土崖,崖下是一排三面敞口的大窑洞,那是僧人的居所。坪地西南方位是佛殿,后经丈量地基,长12米,宽8米。又说佛寺周围还曾有过围墙,想来规模可观。
(三)
前年清明时节,笔者和本家兄长、侄子三人上山前往白塔寺。行至塔前,一眼望去,漫山遍野是红白黄绿相间、杂花雾树遮掩的林木,真像是一幅五颜六色又层次分明的巨幅油画。这里的风景美丽极了,笔者不只是喜欢,简直是惊异,20多年不来此地,竟然面貌变得全然不识了。
然而当下却找不到山路,开始还寻得一条似路非路的小径,像是羊肠小道,谁知一路灌木丛生,长得比人还高,不过那大气不俗的黄色花朵开得正艳,为野刺玫瑰花。年轻人在前面用大剪刀剪除枝丫开路,我们两个年逾八十的人在后面抡着镢头、舞着镰刀,那场景让人忍俊不禁。
想着尽快走出荆棘丛中,但还是没入林荫之间。仰视浓密的枝叶遮盖,不见天日,只得硬着头皮,靠住崖边,一路斩伐,偶见瓦片碎砖,眼前出现亮光,方才走出树林,来到一处大草坪,便是白塔寺的庙基殿址。东边西向的高崖上,被灌木掩盖的一排旧窑也显现出来。眼前美如画图的景观,让我们心生感念,就在这庙址上敬献采来的野刺玫瑰花,权当祭祀吧!
(四)
前面说了,白塔寺也是得益一处山泉池水。这个泉池,在沟凹之处,方圆丈余,池深三尺,水质甘洌,清澈见底。因为炎炎夏日,山野清凉,人们在这里能饮甘洌的泉水,于是也就有了“凉水泉”的亲昵之称。山泉的上处有一黑洞,被蔓草遮掩,称为泉眼。泉池旁长有一株大柳树,枝条披复,轻风扬拂。人们说,这柳树有着一种精气神。几人曾见泉池旁草丛中,有一条粗壮的乌蛇出没饮水,但历来未有伤人之说,这蛇仿佛也有了一种灵气。这样传来说去,泉池也就增添了几多神秘。联想到唐人刘禹锡有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从有了白塔寺,这山自然也就有了“仙佛”之名;自从有了这池泉水,有了这一乌蛇,龙蛇一体,人们称蛇为小龙,这泉也就显出了灵动之气。
要论先后,应该是先有泉,后有寺,再有塔。这寺选取了个好地方,在这山凹深处,有着这样的大块坪地,又得了这么一处泉池,并筑建了大规模的一处殿堂。这一池泉水,也大大便利了山地居民。寺院前面临近沟坡处是一园竹林,10亩有余。竹子虽然不高,但密密实实,在山风吹拂中,竹林顶层晨间雾霭弥漫,绿波荡漾,颇有韵致;夕阳晚照,金光滚浪,又给寺院平添几多风采。要知道,这一处“溪寺竹影”,还是史载清时“永济八景”之一呢!
有泉方有寺,也是得了泉水的滋润,寺前山沟溪水,或渠或潭,水草丛生,如水芹留有药香,或山韭生于崖下。据说,老辈人还曾在沟底辟田种植水稻。那些水中石下,搬开就见螃蟹,时有甲鱼在阳处晾晒。总之,这里的环境宜于水泽动植物的生长。这一沟泉水叮叮淙淙,如同歌声,欢快地流到山口村庄,人们靠它饮用和灌田,特别是竹园,得了灌溉,长得粗壮高大,也促成了编织业的兴盛。
寺院被拆之后,只留下了一个寺院遗址,供人们凭吊。据说,其后还有游僧寻访,也有人至此实地考察,想是动了复建它的念头,因为这个古寺实在是有着不小的名声。然而,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提到它了。为什么?怕就是山泉也没有了。说来,就是那个谷口的村庄,村中的年轻人说用炸药炸开山泉的泉眼,大股泉水就会涌流而下,这样小溪会变成小河,村庄的旱地会变成水田。泉是炸开了,结果水全都潜流到地下深层,从此也就没了那汪山泉。大泉没有了,山沟里仍有小眼细流渗出,终究不成气候。
至今,人们仍存心念,难忘那曾经香火不断的白塔寺,那一汪清澈的凉水泉!